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3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26篇
民族学   96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175篇
理论方法论   55篇
综合类   1213篇
社会学   107篇
统计学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女性的生育行为是我国生育政策调整的落脚点,然而单纯的生育政策调整并不能对当前女性生育行为产生实质性影响。独生子女时代形塑的生育价值观念、工业经济催生的工具主义生育理性,有效地抵消了生育政策调整的预期效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度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女性更重视个体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得到强化,而与家庭的关系趋于弱化,然而生育行为易导致其个人发展陷入困境。由此,生育政策调整若要实现预期目标,需要补偿女性因生育行为所产生的损失,从社会政策体系方面构建有利于女性生育的环境,否则只是单纯地放宽生育子女数量和适度延长产假,无法激励女性生育,更无法改变女性生育于自身个体发展方面的不利现状。  相似文献   
162.
建国后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对时代问题的认识是在曲折中前进和发展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几个规律性的认识,即党的领导人必须从时代发展的大局出发,对国内外各方面的新趋势、新动向和新挑战开展深入研究,并同时具有对国际国内重大问题进行战略思维的能力。这是为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的思想前提。  相似文献   
163.
杨晓新 《殷都学刊》2011,32(2):115-119
文化遗产是文化现象,它所标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对环境采取的态度和摆脱野蛮状态走向人化的方式及其结果的总和。因此不应以阶级或政治眼光来看待和处理文化遗产问题,也不应取单一的认知标准。文化遗产的价值即其历史价值,包括认知价值、评价价值、科学价值和生活价值。同时,文化遗产应该是一种正文化事象,而不是负(反)文化。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对某一特定民族(族群)而言就在于保持文化独特性,对整个国家或整个世界来说,就是保持文化多样性,保证健康和谐的文化生态;保护文化遗产还可以从中吸取古老但并不过时的处理现代问题的智慧。  相似文献   
164.
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着用工双轨制现象。编内员工与编外员工在人口特征与工作特征等方面日益趋同,而在政治待遇、经济保障以及社会认可等方面差异却不断扩大的现实,正在成为社会矛盾和劳动关系紧张的根源。本文通过构建包括政治、经济与社会的三维劳动关系分析模型,分析用工双轨制的现实差异与潜在危机,提出未来并轨的可能路径和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5.
本文从内在观点的诠释性出发,介绍了哈特理论的一些重要评论家对内在观点与实证主义的描述性目标之间的矛盾的批评。本文认为,哈特的内在观点必须结合哈特独特的二元规则体系来理解:内在观点是一种批判反思性观点,内在观点的主体是官员,客体是次要规则,内在观点的接受是一种社会事实。如此辨明的内在观点足以消解众多批评的声音。不过,德沃金通过挑战哈特的规则体系法律观,迫使哈特转而采取包容性实证主义的立场。  相似文献   
166.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积淀深厚,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原生态地保留了内蒙古各民族的历史记忆,鲜活地记载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变化,还绵延不断地传承了各民族宝贵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精华,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67.
原地保护是保护海底文化遗产的最好办法,但由于文物保护部门执法资源有限,目前不可能对我国现存的诸多海底文化遗产实施就地保护。作为一种无奈的选择,抢救性发掘集中保护是一种现实的选择。“南海一号”的保护方法实现了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是一种现实可行的保护模式。地方性法律可以先行探索确认这一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168.
全国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已经结束,效果显著,但在各地的"非遗"普查验收时却有一个共同存在的问题:影像资料较少,且拍摄视角多数都偏移了"非遗"的特性。对于"非遗"的"保存"来说,最真实、最有效、最方便、最节约、最到位的方法非数码影像记录莫属。有了影像资料,可以作为学习的资料和模本,不仅不必担心传承断链,还可以在条件成熟时再请专家整理、研究、挖掘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9.
本文论述黎族打柴舞的历史渊源,并对黎族打柴舞的传承与变迁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0.
邯郸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存.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邯郸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强邯郸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