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3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26篇
民族学   96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175篇
理论方法论   55篇
综合类   1213篇
社会学   107篇
统计学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激发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机制,是高等学校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首要任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机制的发生过程可以分为表面接受、自愿认同和真心接受三个阶段,其认同机制存在主动性、渐近性、差异性和变化性的特点,其发生过程是认同过程中各主体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易受家庭、学校、大学生自身和社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92.
自2003年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实践工作已远远走在理论研究的前面,理论研究较为滞后。藉此,论文旨在总结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趋向,展望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重点,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提供学理上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3.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价值评估是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被确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必不可少的环节。文章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过程中的价值评估、实质以及不同层面的价值观对后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意在唤起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评估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4.
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问题,在大众旅游兴盛的今天,成为遗产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对于遗产保护来说,人们追求的是遗产的原真性,即特定人群在既定的时间、空间里按照自己的生活、生产方式而进行的文化事项;对于遗产旅游来说,由于时间错位,空间位移,旅游者看到的多是遗产制造与遗产表演,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舞台表演的遗产成为一种"超真实"性遗产,而可能会被接受为"原真性"的遗产,从而完成"传统的发明",遗产的原真性因遗产的动态发展而处于不断的演变之中。  相似文献   
195.
族群遗产对于该族群而言绝非仅仅是日常生活中存留下来的遗留物,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遗产承载了族群内部成员的情感依托、知识与信仰,由此促成了族群成员对于本族群的认同,而这一认同也成为族群遗产保护的关键所在。然而,今天在“国家遗产”、“世界遗产”的申报热潮中,族群遗产不可避免地在国家与世界层面被动员与调动,由此引发了以“遗产”为中介,族群同国家与世界两股力量的遭遇与碰撞。针对这类问题,文章特别强调了族群遗产向“家园遗产”的回归。  相似文献   
196.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迥异于知识产权的特征,能否构建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界有不同的观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下位概念能否纳入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范畴,也存在同样的争议。从相关国际公约和我国国内法的有关规定来看,利用知识产权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可行性,但可行性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知识产权的差异性,而是应该明确利用知识产权法律机制保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合理的法律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97.
魏宝涛 《南都学坛》2012,32(3):62-65
"十七年"文学批评进程中,《文艺报》参与了读者批评舆论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文艺报》建构人民大众读者批评空间的历史角色表现为:读者身份引入和存在的潜在策略需要;"双百"方针推广、整风运动和"反右派"等斗争中,《文艺报》积极建构人民大众读者批评空间,彰显权威建构批评规范及制造文化认同的媒介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8.
马继迁  赵志鹏 《南都学坛》2012,32(2):107-112
利用对江苏省常州市小庙村村民的调查数据,研究村民的不同个体特征与其阶层认同之间的关系表明:村民的政治面貌、有产权住房数等因素与村民的阶层认同关系不大,村民的性别、年龄、户口类型、文化程度、从事职业、月收入水平、家庭月消费水平等变量则与村民阶层认同关系密切。男性村民主观认同的阶层地位显著高于女性村民;青年和中年村民认同的阶层地位明显高于老年和未成年村民;已有城市户口的村民,主观阶层认同显著高于农村户口村民;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村民认同的阶层地位较低,随着学历的提高,村民主观阶层认同显著升高;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的村民,阶层认同最高,其次是个体经营者和公司职员,工厂工人和无业者等主观认同的阶层地位较低;月收入越高的村民,主观认同的阶层地位明显高于收入低的村民;家庭消费水平越高的村民,主观阶层认同明显高于家庭消费水平较低的村民。  相似文献   
199.
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使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旅游是“看”的经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则不存在商业目标.旅游的产业化对非现代的文化方式提供了资金等保护,但又迫使一些传统文化方式因“被看”的改造而破坏了其核心文化价值.论题试图通过对二者关系的梳理,并找出切实可行的双赢策略.  相似文献   
200.
影视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与人类学片的拍摄对象都是人类文化,而人类学片的拍摄首先面临的是选题与选材的问题。当前,中国人类学片的选题重点应该是国家分批公布的一千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类学片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功能,因此,我们建议:应该迅速建立中国影视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馆、展览馆、数字博物馆或资料库等,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先进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