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53篇
丛书文集   128篇
理论方法论   62篇
综合类   742篇
社会学   63篇
统计学   2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刘晖 《西北人口》2009,30(3):57-61,70
本文根据《新疆辉煌50年》及三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历年来死亡率、死亡人数、死亡率模式、平均预期寿命等指标的演变过程及分布特征,试图揭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死亡水平的内在变动规律,为计划生育及相关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2.
Death from pregnancy is rare in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Australia but is still common in third worl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investigation of each maternal death yields valuable information and lessons that all health care providers involved with the care of women can learn from. The aim of these investigations is to prevent future materna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Obstetric haemorrhage remains a leading cause of maternal death internationally. It is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dea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Australia and the United Kingdom, obstetric haemorrhage is ranked as the 4th and 3rd most common cause of direct maternal death respectively. In a number of cases there are readily identifiabl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care that the women received that may have contributed to their death. It is from these identifiable factors that both midwives and doctors can learn to help prevent similar episodes from occurring.This article will identify some of the lessons that can be learnt from the recent Australian and UK maternal death reports.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the process and systems for the reporting of maternal death in Australia. It will then specifically focus on obstetric haemorrhage, with a focus on postpartum haemorrhage, for the 12-year period, 1994–2005. Vignettes from the maternal mortality reports in Australia and the United Kingdom are used to highlight the important lessons for providers of maternity care.  相似文献   
33.
依据爱德华·泰勒的万物有灵观、弗雷泽的原始巫术思维原理、范热内普的过渡礼仪等人类学经典理论,从尧舜禅让中的舜囚尧,以及典籍中的类比性描述,对《尚书》中年龄数字的剖析,去掉神话历史化、历史道德化的迷雾,尧舜禹禅让的真相是老人自死习俗,周期三年。商末周初,随着观念和习俗的演变,老人生命的终结,逐渐由自死的形式过渡到自然死亡的形式,该习俗已经在国家层面不复存在,并分别演化成"大夫七十而致事"的官礼、"三年之丧"的丧礼。老人自死是那个时代敬老、孝道的重大仪式。  相似文献   
34.
对西方自由主义视角下“语言消亡”不同诠释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同化的极端语言变革与有同化的极端语言变革是两种相异的语言消亡案例.通过分析研究西方自由主义人士对两种"语言消亡"的相缪反应发现,自由主义者对语言消亡造成的个体身份认同、交流利益与世界文化及语言多样性方面损失的关注并不能帮助我们理解他们在语言保护上倡导的所谓自由正义的追求.对"语言消亡"的研究及理解不应停留在语言变革本身或语言变革的代价上,应追其根由,分析统治与歧视对"语言消亡"的致因作用.  相似文献   
35.
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假释适用对象是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但在司法实践中对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假释,这与刑法规定不一致。立足于假释制度的立法宗旨,从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假释的排除性条款、考验期、立法学等角度对我国的假释制度进行审视,力求从立法和行刑实践中完善现行的假释制度。  相似文献   
36.
传统"英雄杀嫂"故事多借助英雄在"酒与色"、"江湖与家庭"、"兄弟与妇人"等多元选项中做出既合乎江湖规则又合乎伦理道德的选择,以确立英雄在江湖中的地位,为此,作品往往以丑化妇人,杀死妇人作为叙事策略。金庸在借用这一故事类型的同时,也必然地沿袭了故事所传达的主题,这是作者无法自主的。金庸对这一传统母题的创造性改造主要表现在叙事时空的安排上。  相似文献   
37.
弘一法师是中国近代佛教史上的传奇人物,在律学、诗词、书画领域贡献至鉅.他直探佛教本源将信仰落实于实践,表现在生死观方面,他了悟佛教生死观的本质,突破明清以来追求死后世界的已经变异的世俗化的佛教生死观,以"了生脱死"为旨归,直指生命的超越;他外依于律学,精研行持,内归心于净土,以净土修行为证道途径;最终由安然离世实证了自己的生死观,成为后人的楷模.  相似文献   
38.
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被推崇为西方现代派诗歌的先驱。在其遗留下来的1 700余首诗稿中,有大约近600首诗歌是以死亡为题材的,是其一生诗作总数的三分之一。诗人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描写死亡,向世人展现了其对死亡的独特理解。在艾米莉·狄金森的笔下,死亡主题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蕴。艾米莉·狄金森通过对死亡的描述,阐释了生命的终极意义,她对死亡价值的判断体现了探讨生命真谛、扩展生命张力、让精神永恒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39.
死刑作为对犯罪分子最严厉的处罚,在我国的刑事法治中一直处于独特的地位。但我国死刑制度罪名过多,涉及面过宽,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我国当前发展的实际情况,刑法修正案(八)删去了经济型的非暴力的犯罪的死刑罪名,严格限制死刑适用对象,从而提高了我国的人权状况,顺应了时代发展和国际潮流,使我国死刑制度更趋完善,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司法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40.
就我国死刑案件审判特殊程序运作状况,对法院、检察院工作人员,警察,律师,普通社会公众,服刑人员等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所有调查对象对死刑案件第二审程序规定运作状况的认识;法律职业群体对死刑案件审判程序运作状况的认识;服刑人员和普通公民对死刑案件审判中当事人权利保障问题的认识。根据对问卷的统计、分析得出:由于当前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犯罪态势的影响,我国刑事诉讼法有修改的必要。为了进一步保证死刑案件诉讼程序的规定得到更好地执行和遵守,提出了如下改革建议:扩大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扩大人民监督员和特约检察员对刑事案件审理过程的程序性监督;引入沉默权制度;在审判委员会中,应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