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19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27篇
丛书文集   168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1311篇
社会学   24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人才评价对于实际工作具有配置、导向、激励和约束四重作用,是实现管理功能的动力所在。面对现阶段制约人才评价的诸多问题,为充分发挥管理的功能,需要对人才评价机制进行完善。在界定人才评价机制优劣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人才评价机制模型,以展示人才评价机制的结构、内部联系及运行机理,实现组织和人才的自加压、自运行和自寻优。  相似文献   
32.
文章以中国劳动力市场需求非均衡化现象作为分析依据,通过研究目前大学生就业以及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悖逆和矛盾为突破口,提出强化企业作用、发挥校友优势、实施专业预警机制、加强核心竞争力培养等建议,以实现高校就业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合理对接。  相似文献   
33.
基于在甘肃、湖南和贵州三省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回流农民农业经营决策和新型农民职业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回流农民是否从事农业经营和能否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同时受到个人禀赋、农业信息感知和乡土情结的影响。个人禀赋的影响表现为:教育程度较高和非常健康的回流农民从事农业经营的可能性低;有培训经历和非常健康的回流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可能性高;农业信息感知的影响表现为:惠农政策感知水平越高,回流农民从事农业经营的可能性越大,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可能性也越大;农业风险感知水平越高,回流农民从事农业经营的可能性越低;支农举措感知水平越高,回流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可能性越大;乡土情结的影响表现为:有土地流入经历的回流农民从事农业经营的可能性更大,爱农情结越深的回流农民越容易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建议从改善农业经营金融扶持与农业保险体系、强化农业技术培训、提升农业信息传播效果和激发回流农民乡土情结四个方面入手,吸引更多回流农民从事农业经营,培育更多回流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34.
区域经济发展依赖于区域产业的发展,区域产业竞争力则体现为区域资源整合力,尤其是区域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区域产业文化不仅具有区域性、宽松性和产业群人才观三大特征,还具有促进区域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区域产业文化建设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各种区域利益相关者在健全法规、扶持核心企业、提高企业积极性和发展中介组织等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5.
陈小锦 《创新》2007,1(4):79-82
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考选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准现代化的人事考试制度,考选人才方面既吸收了古代考试的公平精神又采纳了西方文官考试的先进理念,具备了近代化的特征。从人才的选拔看具备了公平性,但体制的缺陷使其任用的成效不尽人意,阻碍了它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6.
计志宏 《创新》2009,3(4):72-75
“科教兴国”战略是新时期我党的治国方略,它的形成是建国后党的三代领导人艰苦探索的结果。其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人奠定了新中国科技教育发展的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人构建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体系;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实践与创新,使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由理论变成了现实,化作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  相似文献   
37.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反思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高等教育正迈向大众化阶段,在注重追求量的扩张的过程中,忽视了质的内涵的深化与提高,其中突出的问题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普遍不够,影响和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困扰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这种现象迫切需要引起我们全方位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38.
高等学校学生成绩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的考试成绩一直是直接评价学生学业的重要标准,也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主要指标。综合分析高等学校学生的学习成绩,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对培养学生成才至关重要。应用软件Microsoft Office Excel研究了综合分析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成绩的方式,并将分析的结果应用到学生的培养。实践证明,该学习成绩的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培养成效,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作为培养学生成才的重要依据,为高等学校培养学生成才提供重要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39.
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经历了从单纯的语言文学到复合型日语人才培养的过程。复合型日语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对全国各高校目语专业管理者和教师的一个挑战和机遇,这需要从教学理念和方法上实现一些突破。必须依托于学校科技学科的群体优势,借助学校商务、经济类学术背景,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坚持日语为本,拓展日语专业学生的科技素质,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基本的经济和贸易理论,培养学生运用日语从事国际间的科技和商务交流的技能。  相似文献   
40.
蔬菜业已经成为当今我国发展最快最活跃的产业之一。论文首次提出了新形势下蔬菜学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命题,分析了新形势下蔬菜学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历史背景、现状及其必要性,总结了蔬菜学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基本特征,在明确培养目标、实施分层培养、强化实践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提倡教师“导创”、突显教师风范等6个方面论述了蔬菜学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着力点,描绘了蔬菜学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三四五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