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8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30篇
管理学   49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02篇
理论方法论   66篇
综合类   865篇
社会学   47篇
统计学   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高新技术企业是创建创新型国家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从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着手,经过深入地研究分析,发现高新技术企业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组织战略上以创新变革为动力;组织结构上以市场适应为导向;组织文化上以开拓进取为指引;组织资源上以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为核心。最后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特征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932.
刑事证据制度是刑事诉讼制度的核心与基础,是体现司法公正的必要条件。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并列举了证据的七种具体表现形式,且其证据能力一般不受限制。这就导致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在程序上没有很好地贯彻诉讼对抗制,给实践操作带来很多问题,在证明标准和证据规则等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933.
基于消费者策略行为的高新技术产品定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厂商经常会采取降价促销的手段刺激高新技术产品的销售.久而久之,消费者自然形成一种等待厂商进一步降价的习惯.文章主要考虑基于消费者策略行为下,厂商实施的动态定价策略.讨论在需求不确定的条件下,厂商在面对消费者策略行为时,如何决定最优价格策略,以获得最大化利润.  相似文献   
934.
电子取证是指在刑事诉讼中针对网络犯罪进行调查、收集、提取证据的过程。电子取证的要求是:不要对原始数据进行直接分析;分析数据的信息网络系统及其辅助的设备必须安全、可靠;分析前对数据进行数字签名;对数据获取过程进行详细、具体的描述,并归档、保存。电子取证的方法包括:数字鉴定法;数据检查法;数据对比法;数据保护法;数据分析法;证据抽取法。以动态取证为主、以静态取证为辅、动静结合的取证方法将是未来电子取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35.
作为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医疗卫生事业的新生事物———电子病历在国内一些医院得到了初步的应用。由于现行民事诉讼相关法律没有对电子病历作为证据使用给予明确规定,使得电子病历完全取代传统病历还十分困难。而对于电子病历在证据归属上的不清晰也造成了其进入司法殿堂难以跨越的"门槛"。  相似文献   
936.
关于网络犯罪国际刑事管辖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网络犯罪案件中如何适用刑事管辖仍然是国际社会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网络犯罪可分为网络侵害犯和网络工具犯,网络犯罪的无区域性和虚拟性不可避免地动摇了传统刑事管辖的基础。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应当由国家来行使,以犯罪行为在现实空间中的归属而不是以网络空间作为划分刑事管辖权的依据。确定网络犯罪国际刑事管辖权应以传统刑事管辖理论为基础,以“侵害关联性”原则来限制犯罪地。在解决网络犯罪国际刑事管辖权的冲突方面,应确立实际控制和先理为优原则,各国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签订多边国际公约以及司法协助的双边条约。  相似文献   
937.
从逻辑思考方法的角度,在思维形式与思维规律的层面上对如何运用证据,特别是运用间接证据认定案件主要事实(主要是在刑事案件中)如何判定证据充分性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38.
长期以来,我国的刑诉法学者一直将证据问题视为一种哲学认识论问题,坚持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作为研究、界定证据的理论基础。传统证据学基于此将证据界定为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但这种将证据等同于事实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本文拟就对证据的客观性的反思为出发点,试图对证据进行重新认识和界定,并就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939.
赵小锁 《东方论坛》2004,(4):124-127
中国封建社会的诉讼证明原则是"以情折狱"原则,"以情折狱"原则的原理由三个部分构成:封建司法官吏依据封建法律规定的方式收集证据;运用逻辑方法审查判断证据并认定案件事实;根据案件事实参照实体法条款定罪量刑.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以情折狱"原则之原理的全部内容.前两个方面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以情",第三个方面可以概括为"折狱","以情"是"折狱"的手段,"折狱"是"以情"的目的,二者相辅相成,"以情折狱"原则是一个统一体,"以情"是诉讼证明的中心,"折狱"是诉讼证明的目的.  相似文献   
940.
我国诉讼法(学)上存在很多冲突,尤其表现在公开审判与回避制度、证据制度、法院裁判等方面。为了把我国建设成真正的法治国家,就必须消除这些相互冲突、相互矛盾的法律规定。同时,也应严格区分诉讼法(学)上的冲突与诉讼法(学)因自己的特殊性而作的不同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