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5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90篇
管理学   43篇
民族学   148篇
人口学   43篇
丛书文集   936篇
理论方法论   229篇
综合类   4515篇
社会学   126篇
统计学   19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349篇
  2011年   464篇
  2010年   371篇
  2009年   358篇
  2008年   394篇
  2007年   512篇
  2006年   459篇
  2005年   451篇
  2004年   390篇
  2003年   395篇
  2002年   346篇
  2001年   277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1.
“民办公助”模式是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尤其是小型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一种主要方式。运用历史比较方法,通过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民办公助”模式的历史演变及其原因分析指出,农村基础设施“民办公助”模式的历史演变实际上体现出其客观内涵的逻辑回归,只有准确把握农村基础设施“民办公助”的含义,将“民办”真正落实为农民自主兴办、“公助”真正落实为政府适当资金与技术的扶助时,“民办公助”模式的实施绩效才能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812.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文本,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在此对费尔巴哈的思想即直观唯物主义进行了一次总的清算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廓清了自己的理论平台。实践、社会关系与革命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实践是社会关系为主线的革命的实践;社会关系是实践基础上的革命性的社会关系;革命是立足于实践视阈下的社会关系的变革或革命。《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一步步告别经验主义而拥有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一个标识性文本。  相似文献   
813.
王寂《辽东行部志》和《鸭江行部志》记述了大量寺庙、僧侣和佛事,对宝严、崇寿、灵岩三寺和辽僧海山、金僧渊唯识、金尼智相的描述尤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叙及炽盛光佛信仰和禅宗渗透、流传辽东的史实,还保存了许多作者考订佛籍真伪和寺院始末盛衰以及即事诗文。其内容使不少当时辽东一带佛教存在和活动的踪迹得以流传后世,为佛教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源。  相似文献   
814.
五斗米道是我国道教源头之一,五斗米道自创立后就肩负着发扬道教的历史使命,其历代宗教领袖都为之做出了不懈努力,至南北朝时,五斗米道成为组织制度成熟、理论体系完善的宗教组织。随着隋朝的政治统一,五斗米道也演变为全国统一的官方道教,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15.
汝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始于唐代,兴盛于北宋,以精美的造型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汝窑瓷器造型经历史演变呈现出显著特点:其胎土细腻,釉色天青,光泽莹润如玉,釉面有开片。北宋早、中、晚期,汝瓷的装饰特征有所演变,官窑与民窑的装饰风格也不尽相同。汝瓷在中国儒、道思想的影响下,呈现出了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816.
中国早期文献记载了在历史上存在过的"老人自死习俗"的各种形式,但已失去了解释性。一些老人自死习俗在汉代之后的文献中始终被置于道德批判的视角下,另一些经过象征性仪式与文化解释的改变而得以在官方与民间同时延续下来;在民间历史中则不同程度保留着有关习俗与解释性传说;无论在古代文献还是民间叙事中,这些事项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统一性早已被割裂、打碎,甚至遗忘;借助经典人类学理论,针对文献记载和现实遗存,理清其演变的规律,还原其共同的文化本质,建立起内在的统一的解释,可导致对历史文献和现实认知两个层面的民族记忆的重新认识和改写。  相似文献   
817.
诠释学从施莱尔马赫发展到伽达默尔,历史意识已渐渐明晰,无论是“心理移情”还是“效果历史”,都体现出几代诠释学家们的历史思维方式。当然,明确历史意识的演化脉络,不仅有助于构建诠释学的理论体系,更有助于为人文科学的兴起做好奠基,同时也有利于把握诠释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诠释学历史上比较有重要影响力的诠释学家们的历史意识,窥探诠释学发展中的历史意识之演化,并提出诠释学发展过程中历史意识的缺陷,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把握诠释学的进化态势。  相似文献   
818.
农业产业化是进一步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的必然。第一产业产值占连云港市生产总值的比率一直比较高,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特色、生态、智慧的现代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推进连云港市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19.
报刊批评是舆论监督的特殊历史形态,党的报刊批评思想在强化报刊批评的双重责任、制定报刊批评规范、重视自下而上批评、党委领导与媒体独立负责相统一、重视批评的方法和艺术等方面,体现其特色与创新的内涵,这些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20.
本文梳理了历史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迹,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共同体早已存在;“大一统”的国家观念是古代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近代中国人民在抵御外来侵略的过程中,中华民族从自在的民族实体转变为自觉的民族实体。回溯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过程,有助于从历史观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