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640篇 |
免费 | 337篇 |
国内免费 | 11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18篇 |
民族学 | 243篇 |
人口学 | 166篇 |
丛书文集 | 1642篇 |
理论方法论 | 501篇 |
综合类 | 8072篇 |
社会学 | 757篇 |
统计学 | 39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61篇 |
2022年 | 59篇 |
2021年 | 95篇 |
2020年 | 138篇 |
2019年 | 173篇 |
2018年 | 164篇 |
2017年 | 217篇 |
2016年 | 220篇 |
2015年 | 237篇 |
2014年 | 531篇 |
2013年 | 732篇 |
2012年 | 730篇 |
2011年 | 822篇 |
2010年 | 665篇 |
2009年 | 646篇 |
2008年 | 710篇 |
2007年 | 899篇 |
2006年 | 903篇 |
2005年 | 849篇 |
2004年 | 806篇 |
2003年 | 747篇 |
2002年 | 581篇 |
2001年 | 538篇 |
2000年 | 279篇 |
1999年 | 106篇 |
1998年 | 42篇 |
1997年 | 32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91.
贺渊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6,43(3)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新生命》杂志作者群体围绕着中国社会结构进行过一场讨论,可以视之为其后中国社会史论战的先导。这次讨论最大的特点,是关注中国社会及其社会史的特殊性,而不是共同性;所用的方法是社会学的方法,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在探讨中国社会结构问题时,《新生命》杂志是一份既非反对唯物史观,也不是完全意义上坚持唯物史观的刊物。 相似文献
992.
993.
李明龙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09,11(4):79-82
《高僧传》是梁释慧皎撰集的一部僧徒传记。本文对其中“黄中”、“抽舍”、“纲领”、“越逸”4词的意义和引申源流进行了考释。 相似文献
994.
学者们在史学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就会议主题包括历史的规律、属性、功能与原因、史学观念以及主体与客体、史学现代化的内涵与趋向等史学理论和方法诸重要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并且在有关问题上达成了一定的共识。这无疑会有益于丰富、充实史学的内容,从而把史学现代化推向新高度。 相似文献
995.
民族文化不同,观察事物的理解和认识也不同。苗语和英语对同一种颜色不同内涵认知的差异性往往导致苗族地区学生英语学习理解的困难,英语教学必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96.
靳健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5):95-99
中国古代的母语教育没有语文的说法,但有诗教文教之说.其涵义与现代语文教育基本相近.孔子是诗教的创始人,建构了一个美丽的诗教理论系统,建筑了一条宇宙感悟式审美路径,设计了一个以人为本的诗教过程,提倡不言式、对话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孟子是诗教理论的发展者和践行者.建构了具有实践价值的诗教释义学,设计了回归学习者主体的知言养气范式. 相似文献
997.
李艳梅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3):220-221
针对目前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师资队伍、教学方向定位,教学实践及教材这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一些建议,以期能有助于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质量的改善或提高. 相似文献
998.
罗惠翾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7(4):24-2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界在宗教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具体表现为研究的范围和深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拓展,但不足之处亦很明显。本文将对这30年的成就进行回顾和评价。 相似文献
999.
贺国庆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4(5)
2009年是我国著名教育史学家滕大春先生的百年诞辰.作为新时期外国教育史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滕先生将毕生精力奉献于教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之中,在外国教育史学科体系建设、美国教育史研究、卢梭和杜威等外国教育家思想研究、比较教育研究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后人留下了数量众多且影响深远的经典著作和学术成果.滕先生的学者风范和人格魅力,值得后人铭记. 相似文献
1000.
陈松青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9(2):74-77
汉代今古文之争 ,是经学内部之争 ,它们对文学的影响可以分疏 ,但更应统观 ;作为一种与时变化的学术 ,经学与儒家思想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它们对文学的影响既有相同的一面 ,也有不同的一面 ,因此在通观中更应有分疏 ;汉代经学虽然强调文学的政教功能 ,但汉代文学并没有沦为经学的附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