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33篇
民族学   14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143篇
理论方法论   32篇
综合类   1001篇
社会学   45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01.
刘莘 《晋阳学刊》2006,(2):58-63
贝克莱从洛克出发,但却背离了洛克的方向。他在哲学基本立场上是一个客观唯心主义者,在认识论上是一个不彻底的经验论者,而这一切又都以其基督教信仰主义为基础,他对唯物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批判就是在这一基础上进行的。在他的哲学话语中,上帝始终是一个元叙事。由此出发,才能正确理解贝克莱哲学的基本性质及神学本质。  相似文献   
802.
本文从高校助学工作机构设立、政策宣传,档案建立、勤工助学、助学贷款等几个方面,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探讨了高校助学工作内涵和助学工作的重要性,提出高校助学工作应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教育、信用教育,“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要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803.
Ove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sociologists have expanded the scope of sociological analysis to include nonhuman objects. We build on these works to address the role of nonhuman, nonphysical objects in social interaction. Through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t a Reiki training course, we examine how students learned to identify, experience, and meaningfully interact with Reiki energy, a nonhuman, nonphysical object. We show how Reiki energy emerged as a significant interactant through the following processes: participants in the class historicized Reiki; they defined the capacities and consequences of Reiki; and they learned to detect Reiki energy's apparent presence in their bodies. We then show how Reiki energy resisted the initial definitions and expectations of it, leading participants to redefine the energy's qualities and develop new practices to accommodate its emerging capacities. These findings support theoretical claims about humans' ability to “do mind” for nonhuman objects and the temporally emergent qualities of material agency.  相似文献   
804.
英汉叙事体广告语篇中物质过程小句参与者的性质不同,分布呈现不对称态势:英语中物质过程动作者的数量高于目标,汉语中动作执行者的出现频率高于动作所涉及的对象。这种过程动作者和目标的不对称性实则体现了两种语言系统句子的基本特征:英语"系统句子"—主谓两分,关系一致,意足形完,行文句界分明;汉语句子—主脑有定、顺势而下,句界模糊,注重话题的承转。  相似文献   
805.
文章对“人民群众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一范畴的由来和不足做了较深入的讨论,并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出发,对社会主义社会满足“人民群众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问题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806.
论米歇·昂利的生命现象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歇·昂利在发展新的生命现象学的过程中,改造了胡塞尔以意向性为基础的现象学,强调现象学不能把现象当成研究对象,而是要在生命本身中探索作为现象呈现的本体论基础的纯粹显现,深入探索双重地发生于人的肉体和精神内部的最原始显现的自我现象化过程,集中揭示内在性、超越性及其在生命现象中的呈现原过程,建构一个新型的资料现象学和非意向性的现象学。  相似文献   
807.
在目前的生态伦理学研究中,人们将“自然”等同于自然物,并围绕着自然物本身是否具有内在价值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种争论本身的不可公度性和不可调和性宣告了生态伦理学的道德谋划处于失败的境地.“自然”不仅是自然物,也代表自然宇宙秩序.因而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单向度关系,而是双重关系:一为人与作为自然宇宙秩序的本体自然的关系,二为人与物性自然的关系.建构人与自然的双重关系,在不可僭越自然宇宙法则和充分利用自然物之间保持必要张力,从而使人既能够合理地利用自然物,又能够限制人类对自然物的滥用.  相似文献   
808.
人的一切生存实践活动在本质上都有关生死,具体而言,就是求生抗死。这种生死观在语言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人类语言大都忌讳直言死亡,维吾尔语也是这样,讲汉语的回族人更显示了这种语言现象的内涵。但是,在某些语言中,死不总是与不愉快的心理感受相联系。在现代汉语中,死字结构不仅与痛苦的心理感受联系在一起,而且还可以表达愉快的心理感受。我们认为这种现象是道教思想在汉语语言结构上的反映,它既不强调生,也不忽视死,生、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基础上,产生了表示愉快的心理感受和不愉快的心里感受的死字结构。  相似文献   
809.
对政府和农资生产企业进行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并求得其混合战略纳什均衡解。基于此,提出降低农资生产企业治污的成本和政府检查的成本,加重对违规排污农资生产企业行贿、对政府部门滥用职权的罚款,将会利于农资生产企业的治污,提高政府检查的频率,降低农资生产企业的行贿、政府滥用职权的概率。  相似文献   
810.
实践本体论在主张上将实践作为哲学的逻辑生长点,以实践为基底建构和解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实际上是将实践本体论当作实践"本体"论,违背了马克思主义本体论应有的时代性、客观性和宽容性等原则;在论证的内在逻辑上片面强调观念实践,忽视了马克思主义以物质实践为主要特征的实践向度和实践思维。较之重新解释的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既不是对存在问题的正面回应,更缺乏必要的文本支撑。因此,实践本体论虽不乏某种拨乱反正的作用,但不能被视作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