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7篇
社会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
20世纪后期,随着西方思想界发生的空间转向,空间问题成为诸多人文社会学科关注的焦点,空间叙事研究也逐渐兴起。以空间叙事学理论为基础,分析爱伦·坡恐怖小说中的地形学空间、时空体空间和文本空间,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展现“空间”在叙事中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will use the concept of time-image discussed by Gille Deleuze in Cinema 1 and Cinema 2 as a heuristic tool for thinking about the Internet films of the Islamic State (ISIS). By considering that ISIS films primarily operate on two different axes: a time-image that presents a recollection of a mythic past, and a movement-image that reverses roles of power and sovereignty with a Western antagonist through mimesis, I discover that although we are unable to consider the ISIS films strictly as documentary, they are nonetheless not representational either. Within this context, I will argue that ISIS films may be experienced as actualizations of a global schizophrenic delirium. The ISIS films demonstrate what Deleuze describes as the “powers of the false.” They show a reality that is unbearable to witness. In the same way that the Marquis de Sade exhibited in life and fiction a physical violence and perversion that were symptomatic of the chaotic and brutal realitie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ISIS itself, and not only its film productions, becomes the foci of a symptomatic and cinematic realization of the failures of our globalized society in the post-Cold War/Arab Spring era. We experience the unbearable violence in the form of schizophrenic delirium, as if this violence is being performed somewhere else, by someone else, to someone else. These forms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shifts, detachments, and interchanges are emphasized by the arrival of war refugees to the Western world from Syria, Iraq, and Afghanistan. In this process of becoming the Other, there is no escaping the delirium of Otherness.  相似文献   
13.
在<简·爱>中,夏洛蒂·勃朗特为哥特形式注入现实的内容和激烈的情感,使之表现现实、激情与美好愿望;并利用"疯女人"的一把大火完成了对"拜伦式英雄"罗切斯特的改造,实现了自己心中的爱情理想,借助哥特小说所特有的那种振撼人心的力量,表达女性对于男权文化的反抗,实现了其与男性的平等对话.小说超越了哥特传统及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主流,把浪漫主义很自然地移入现实的土壤,达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4.
弗洛伊德在审美范畴上,对美、悲、喜三大类型作了精神分析型的研究,对美的形成作了新的解说,美是无意识欲望的升华。对喜的三种次型,滑稽、诙谐、幽默,进行了论说,特别是在诙谐上见解独到。在恐怖范畴成为西方美学的重要范畴之前,对之进行了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5.
莎士比亚在《奥赛罗》和《麦克白》中,以两位传奇将军命运的逆转为主题,对荣誉、恐惧和命运进行了哲学思考。借其悲剧,莎士比亚解读了王朝更迭背景下英雄人物自身的矛盾内蕴:荣誉是具有欺骗性的自我,自我探究与怀疑的矛盾是最大的恐惧,而一切命运的悲剧,都源于自我欲求和社会秩序的失衡。  相似文献   
16.
美国作家埃德加·爱伦·坡以其恐怖小说闻名于世,并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探究其创作的时代背景及其作品显著的风格手法和思想主题,爱伦·坡恐怖小说的创作动机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他的恐怖小说创作受到了欧美哥特文学传统的影响,二是受到了其自身创作理念的支配,而最为重要的,爱伦.坡是以恐怖小说这一文学形式来彰显人性的危机。  相似文献   
17.
哥特式“乱伦”多产生于极端压抑心灵的变态愿望,是哥特式文学创作惯用的一个母题,同时又是哥特式恐怖的主要来源。本文以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的美国哥特小说为研究范本,旨在绘制“乱伦”母题在布朗、坡、霍桑三位哥特大师笔下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攻略南京与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最高当局全力实施对华武力征服与战争恐怖威慑的殖民政策,以迫使中国军民与中国政府畏惧与屈服,达到以战迫和、实际是以战迫降之目的。但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持久抗战面前,日本当局的殖民政策从占领南京那一天就开始破产了。日本当局不得不陷入他们所极不情愿的对华长期战争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历史证明,南京之战与南京大屠杀,既是日本最高当局对华推行武力征服与恐怖威慑政策的最高峰,也是这政策走向失败的开始。  相似文献   
19.
爱伦坡短篇小说所展现的恐怖魅力是他文学的真正成就。考究的文笔,简练的语言,精选的字眼和惊险诡异的构思,刻意营造的气氛,所有环节和谐统一,准确的字眼和惊险诡异的构思,体现出坡的恐怖魅力。  相似文献   
20.
哥特式恐怖片属于哥特电影和恐怖电影交集的范畴.对哥特式恐怖片进行单独研究,有助于深化对西方恐怖片的认识和理解.对哥特式恐怖片进行整体研究,将其放在哥特文化艺术发展的背景下进行考察,描述其作为类型的产生:哥特式恐怖片秉承哥特文化标志极端感情、超自然力量、非理性状态、与主流文化疏离的特质,并从哥特式建筑、绘画、装饰、音乐、小说中汲取营养,形成独特的恐怖片类型.主题上,体现为社会批判、文化反思、人性探索的意义指向;语言上,色彩、光影、场景等方面都体现出独特的影像风格.哥特式恐怖片是具有独特美学风格和深刻文化内涵的恐怖片创作,并因植根深厚的文化土壤而产生强劲的生命力与艺术创造力.其对中国恐怖电影类型发展不无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