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5篇
  免费   223篇
  国内免费   29篇
管理学   11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3篇
人口学   234篇
丛书文集   302篇
理论方法论   340篇
综合类   2346篇
社会学   437篇
统计学   16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我国南北地区经济差距扩大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实证分析 ,从我国南北地区的划分、南北地区差距扩大及其成因以及缩小南北地区差距的对策探讨等四个方面 ,对我国南北地区差距日益扩大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 ,希望有助于深化对中国区域发展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2.
农民工市民化是当前学界关于农民工课题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其发展程度直接关涉很多社会问题的解决。从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关概念界定入手,指出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进中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13.
农民工子女就学的制度性障碍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作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群体,是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在融入城市这一过程中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发展逐渐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与关注,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作为其中之一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是制度的变革与社会发展的不同步造成的.制度性障碍已经成为影响农民工子女就学的重要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14.
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民增收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江苏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省五年来农村税费改革对每年农民收入增长率有5.09%的贡献,在时间趋势上对农民增收效应至少持续了四年;农村税费改革对苏南、苏中以及苏北农民增收的影响不同,对苏北有促进作用,但都不显著;对江苏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也不明显;在税改时期内,影响农民增收的最主要因素是人均GDP,人均GDP每增加1%,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的贡献份额为0.23%。  相似文献   
115.
基于2000—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SDM模型来研究异质性农村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效应,并进一步分解为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正向空间集聚效应,并且这种空间集聚效应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2)初级、中级、高级农村人力资本的空间集聚效应特征呈现明显空间差异:初级农村人力资本大多数集聚于西部省份,中级农村人力资本大多数集聚于现代农业相对发达的省份,而高级农村人力资本的高集聚区经历了从东北地区向长三角地区的动态转移;(3)中级、高级农村人力资本显著缩小了本地区及邻近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但中级农村人力资本的作用更大,而初级农村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6.
我国贫富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存在历史遗留以及政策失误而形成的以农村为主的数量极大、且难以短期脱困的贫困人口;另一方面,存在大量由体制外、特别是法制外获得收入而形成的最富裕阶层,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基尼系数。阐明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分配原则只能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该原则在我国当前远未充分实现,因此,也不是形成贫富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分配的公平性不是市场、而是政府所应考虑的问题,政府应通过增加改善基本民生的资金,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税收制度等途径在再分配领域中进行调节,其重要前提则是政府职能的转换,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117.
论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存在多方面的特点 ,本文分析了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所存在的十个特点 ,并分析了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提出了解决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8.
插花贫困地区村庄的不同主体在精准扶贫中的心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人口分布区域的差异性以及精准扶贫以项目进村和措施到户为核心和亮点,决定了对精准扶贫研究时必须强调研究区域的类型性以及注重对村庄不同主体心态的分析。基于课题组2016年3月在武汉市H区Q村搜集的精准扶贫经验材料,重点分析了插花贫困地区村庄中的贫困户、普通农户、村民代表及党员、富人、村干部、驻村干部在精准扶贫中的心态及其原因,并提出要通过政策完善或实践工作来科学引导村庄不同主体共同努力解决贫困户问题,即明晰精准扶贫的定位,改革和完善精准识别和考核机制,健全精准扶贫监督机制,多方面完善精准帮扶机制并发挥“能人效应”。  相似文献   
119.
基于2016年在江苏省桃主要产区调研所获得的微观数据,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不同生产组织模式下桃种植户的技术效率,并深入分析了影响其效率差异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组织模式下桃农生产技术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农户+合作社(协会)”模式下桃农生产技术效率最高,“农户+企业”模式次之,“农户+市场”模式最低,组织化的农业生产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要素投入配置,从而带来桃农技术效率的提高。在影响桃农技术效率的各主要因素中,种植规模、种植年限和受教育程度对不同模式下桃农技术效率有显著性影响,但影响方向和程度有所不同;家庭劳动力人口数和参加技术培训次数在“农户+合作社(协会)”模式下表现出显著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20.
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深层次原因及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入决定消费。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低于GDP增长速度。低收入和高增长构成我国经济运行的典型特征。因此,应努力改变过去那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并把提高居民收入作为拉动内需的一项长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