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8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41篇
民族学   9篇
人口学   108篇
丛书文集   106篇
理论方法论   71篇
综合类   853篇
社会学   141篇
统计学   2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无线电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了一系列无线电台站呼号系统管理新问题。首先阐述了无线电台站呼号系统的基本情况;然后梳理了典型国家和地区的无线电台站呼号系统管理现状,深入论证了我国无线电台站呼号系统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无线电台站呼号系统管理模式,从管理链条、法律法规、管理平台和监督体制四方面加强建设,有效提高我国无线电台站呼号系统管理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2.
2008年以来,江苏法院开展了大规模的总结审判经验专项活动。这是在案件数量剧增的态势下法院为化解案多人少的矛盾之为,但得到的经验相当一部分并非是有效提升办案效率的"精品"。从短期看,审判经验总结会适得其反,加大案多人少压力;但从长期来看,对于缓解案多人少压力会有所帮助。因此,审判经验有总结的价值,但在传承和发展审判经验时,对于个人经验和集体经验应当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13.
以实证研究方法为特色的中国法治实践学派日益受到关注。中国法学研究方法正处于转型之中,实证研究方法将成为法学研究的常规范式。一些学者对法学实证研究的客观性提出质疑。求解实证研究的客观性难题可以从马克斯·韦伯那里得到启发。韦伯对社会科学的客观性研究具有代表性,认为人文社会科学可以做到“价值无涉”。韦伯主张的客观性以价值关联为前提,以客观可能性为基础,以对理想类型的应用和超越为实现路径。在法学研究中,运用指向客观性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具有必然性,这是由法学研究对象的广泛性以及法学对法律的批判功能决定的。法学实证研究并不排斥主流的规范研究,两者应互相补充,这也是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学实证研究要实现客观性,需要兼顾证实与证伪,注重文献的积累、理解的逻辑以及实践。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的目标是要在韦伯方法论基础上实现创新和超越。  相似文献   
114.
I derive alternative measures of maximum willingness to pay (WTP) and value of statistical life (VSL) for selfish members of two-person households who bargain efficiently over consumption of individual and household goods. There is then no systematic bias in letting one member conduct the valuation on behalf of the household. Public-good VSL may exceed private-good VSL when each member attaches (selfish) preferences to survival of the spouse, and to any income from a surviving spouse in period 2. When period 2 is a retirement period and household members’ incomes are fixed, interview surveys tend to overvalue VSL due to ignored negative effects of own survival on private of public pension budgets.JEL Classification: I12, G22, J17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探究医疗保险对家庭创业选择的影响。方法:运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数据,在控制家庭受教育程度、人口规模、财富、年收入和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等因素后,实证分析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家庭创业选择的影响。结果:医疗保险的参保率越高, 城市家庭创业的倾向越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对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的创业选择均起抑制作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城市家庭和农村家庭创业选择具有不同的作用方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家庭倾向于创业,而城市家庭却相反。结论:政府可通过扩大普惠式的医疗保险激励家庭创业。  相似文献   
116.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17条规定"因同一侵权行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数额确定死亡赔偿金"。这一条款被许多媒体解读为"同命同价"的实现,甚至有媒体欢呼"同命不同价"已经终结了。然而,这一条款仅仅是规定在同一次的侵权行为中的赔偿标准相同,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同命同价"的要求,只是有限范畴的"同命同价"原则。真正实现"同命同价"的方法是取消现行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死亡赔偿金制度,实现生命权的平等。  相似文献   
117.
中国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在经历制度的初建阶段、法制建设阶段和制度完善阶段之后逐渐形成控制人口迁移、调控社会资源分配、划分等级身份等重要功能,这对中国经济发展、城市化建设等方面产生消极影响。完善户口登记制度、改变户口迁移程序、坚持户籍制度与相关制度改革综合推进等改革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8.
《Home Cultures》2013,10(3):333-339
ABSTRACT

Contrary to previous belief, there are now known to be substantial numbers of household inventories for nineteenth-century England and Wal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what, and how, this “new” source can add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domestic cultures of the period. It describes how these inventories, read through the lens of a material-culture approach in both aggregate and interpretive analysis, not only offer unprecedented grounded evidence for how a sample of “unremarkable” Victorians laid out and equipped the spaces of their homes but also bring to light stories of intention, choice, and change in the furnishing, equipment, use, and meaning of domestic spaces.  相似文献   
119.
西周时期没有专门的法律条文,■是一篇涉法铭文,其中涉及到的犯罪是诬告罪。本文在对铭文进行集释和翻译的基础上,总结出这次诬告案件的审理程序,这有助于了解西周时期的法律情况。  相似文献   
120.
《Home Cultures》2013,10(2):151-169
ABSTRACT

It is widely accepted that nineteenth-century ideals of middle-class domesticity involved the valorization of a family-centered home life and its conceptual and physical separation from the economically productive work that supported it. Whether this was the case in working-class ideas is less certain. However, discussion continues about how widely such a separation was adopted and about its inherent contradictions. Using an interpretive approach to household inventories, this article adds to that discussion through a close examination of the household arrangements of three unexceptional mid-century individuals, each of whom worked from their residenc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individuals' personal circumstance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ir particular work as well as circulating normative ideas, the article investigates what sort of distinctions, if any, these people made between home and work and how they put them into prac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