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31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理论蕴涵深刻、内在逻辑严密,具有独特的思维品质。在理论蕴涵上,从教育的根本保证和根本任务两个方面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办什么教育”的教育本体论问题,从教育目的和教育使命两个方面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为谁办教育”的教育价值论问题,从教育的战略地位、办学方向、发展道路、发展动力、基础保障五个方面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办教育”的教育实践论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育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富有科学性。在内在逻辑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是由逻辑起点、逻辑主线、逻辑支点和逻辑归宿构成的逻辑闭环: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逻辑起点,立德树人是逻辑主线,改革创新是动力支点,保障支点是教育优先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保证支点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逻辑旨归是人民中心的教育价值观,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满足人民对更好教育的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具有五个独特的思维品质:一是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立足于中国历史和国情,始终把教育改革发展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相似文献   
32.
中国诗歌理论发展史上存在着许多分歧 ,彼此互相攻诘 ,相持不下。如何评价不同观点和理论流派之间的斗争 ,是研究我国诗歌理论发展史时不能回避的问题。本文联系诗歌艺术的创作过程 ,认为中国古代的诗歌理论都可归入“教人作诗的理论”和“教人作什么诗的理论” ,进而指出相互分歧的理论事实上并不矛盾 ,而是相辅相成的 ;同时 ,本文还对中国古代诗歌理论的理论体系的构成 ,发表看法 ,力求能更好地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33.
本文拟从其作用、形式,应当注意的问题、发展变化的趋向等几个方面论述中学历史课堂上的板书设计问题、目在于明确板书设计的作用及功效,提供些许板书设计方面的参考意见,窥测板书方式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34.
现代人心身疾患与仿古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的进步和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既为现代人注入了生命的活力,使之可以延年益寿;又为现代人带来社会性资源和生态失衡等负面影响,从而引发易被常人所忽略的心身疾患,产生与生理疾病相伴的思想、情感和态度方面的疾病.然而,现代人为"学会生存",可以运用古老的养生之道与仿古疗法,以提高现代人心理应对能力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5.
能否抓住机遇,历来是关系革命和建设成败的大问题。文章举例说明抓住机遇的重要性,分析了在世纪之交对北仑经济发展提供的多种机遇,并提出了七点怎样抓住机遇的意见。  相似文献   
36.
默会认识论视野中的“在世”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寓居就是在世”这个命题,波兰尼把默会认识论与海德格尔的现象学联系起来。从默会认识论的角度考察海德格尔的“在世”思想,可以看到,海德格尔的“能在”观念把knowing how提到了存在论的层次。其用具的“上手”状态可以用波兰尼的两种意识的理论加以清晰地阐明;其“在世”思想则从根本上瓦解了传统认识论分离的、表象式的知识构想。在波兰尼传统和现象学传统之间建构一种对话关系,既有助于展示海德格尔“在世”观念的认识论潜力,也有助于阐明现象学传统可以为推进默会认识论的研究提供什么样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37.
在西方哲学史中,“写什么”的问题是关于真理或观念的本体论问题,“怎么写”的问题,是词语本身的问题,或形式问题。20世纪欧洲哲学的倾向,是以“怎么写”代替“写什么”,从而使哲学理解方式本身发生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38.
Even with the rich literature on knowledge management, we still don't know enough about how the rate of change in production‐know‐how affects the choice of mechanisms for its transfer. Codifying tacit know‐how helps, but codification becomes more challenging as the know‐how changes more frequently. Transfer of tacit know‐how becomes much more complicated when it changes often. We need more research in this area, particularly to help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rs who must ultimately use the new know‐how and change their companies' production processes. The paper suggests a framework as a step in that direction. The framework focuses on the interplay between the level of codification and the rate of change of production know‐how, and identifies four zones for classifying production know‐how: “slow and codified,” “slow and tacit,” “fast and codified,” and “fast and tacit.” Examples from McDonald̂s, Club Med, Intel, and AOL are used to illustrate primary transfer mechanisms for each zone (manuals and systems, people, joint‐development, and projects, respectively). Appropriate absorptive capacities in the production units for each zone are also identified. Since the ultimate responsibility of operations managers is to improve (i.e., change) their production know‐how as fast as possible, they would be wise to adopt policies that are closer to those suited for the “fast and codified” zone. Intel and Toyota show good mod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