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0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5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353篇
社会学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3 毫秒
431.
扩展中国社会学新境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少杰 《社会》2006,26(2):80-101
费孝通晚年多次倡导,中国社会学要突破实证社会学的单纯科学主义视野,应当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举,在对社会生活开展客观性研究的同时伸张人文关怀。根据这个原则,费孝通主张社会学应当注重对精神世界开展研究,重视文化传统、意会沟通和内在自我等方面在社会生活中的深层作用,要在各民族的古代文明中发现具有不同特点的思维方式和对社会生活的研究方式。费孝通的这些主张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为中国社会学开拓新视野、展开新境界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32.
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医学教育体制、经济体制等原因,我国医学人文精神的实践水准较低。医学人文的现状急需医学人文教育的支持。医学人文教育是医学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医学目的的必要条件。通过医学人文教育,可使医学人文内在化。  相似文献   
433.
制约当代中国人文学术发展的两大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代人文学术的显要问题是学术操作的规范意识薄弱,所产生的学术成果由于缺少规范性的制约而比任何时候以及任何其他学科都更显得鱼目混珠,良莠难辨。这样的尴尬现象导源于同时也进一步导致了学术评估和学术批评的价值失衡,无论是学者自身还是相应的管理机构,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几乎完全失去了学术特别是人文学术质量评价的自信力。这些现象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文学术运行机制基本上照搬了科学技术运行体制,一定意义上忽略了人文学术发展的特性。  相似文献   
434.
人文知识分子作为现代性过程中的产物存在着身份认知的危机,他们的批判性身份想象是从近代延伸到现代一个座架性的假设。实质上,知识分子的批判性并不完全是他们合法性存在的依据,相反是社会权力的需要决定了他们进入社会和被社会接受状况,其存在的合法性依据就在于对政治治理性的重要作用,存在的空间就是处于联系私人领域和国家权威领域的中间地带——公共领域。但另一方面,进入公共领域的知识分子又如何可以独立地批判呢?目前,人文知识分子面临着身份的困扰,站在了知识分子的批判性/实践性双重维度的身份想象互相缠绕的路口。  相似文献   
435.
当代理工科高等院校受传统教育观影响,对在校大学生的人文学科教学和人文管理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加强理工科院校人文关怀建设是理工科院校提高对在校大学生现代化管理的中心环节。文章以理工科院校人文关怀建设为切入点,强调加强人文关怀建设对当代理工科院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436.
政府奖是成果质量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获奖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是学术生产力的重要体现。通过对近三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形式与作者构成、高校分布与地域分布、学科分布与优势学科的统计分析,能勾勒出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产力分布情况,明确各高校人文社科研究生产力的优势及差距,进而给出提高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437.
全球化时代大学发展中的实践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时代,大学在实践过程中要面对许多棘手的两难问题,如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的冲突,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对立,以及学术自由的空间日益紧缩等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大学体育和价值取向、教育目的与培养方式、知识的价值、研究方式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38.
略论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精神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文精神是指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应定位在提高学生的整体文化修养与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和人格上。要在尊重大学生人格的基础上进行人文教育,培养他们对生命的尊重意识、与自然的"亲和力"、高尚的人格追求。应通过改变教学方法、考试模式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39.
由于艺术教育长期受传统的"专门职业化"课程观的影响,课程设置在结构与内容上存在着单一、陈旧等诸多弊端。高等艺术教育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应主动面向21世纪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多样化课程体系,实现现代艺术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440.
人文教育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中处于中心的位序。近代随着西方科学技术不断东渐 ,科学教育进驻大学 ,并在大学课程结构中占据重要的位序 ,人文教育的中心位序受到挤压 ,呈现出两者并存的状况。如何协调两者关系 ,成了近代人苦苦思索的问题。近代人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信仰为前提 ,提出“中体西用” ,作为一种文化论式回应现代化的挑战。近代人在处理中学与西学关系上的构想 ,对今天如何协调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 ,仍然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