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7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145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7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5篇
丛书文集   100篇
理论方法论   28篇
综合类   761篇
社会学   98篇
统计学   10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multiracial parents with White partners articulate narratives of ethnic and racial ‘dilution’ and cultural loss in relation to the socialization of their children. In our broader study of how multiracial parents raise their children, we found that parents commonly spoke of concerns around dilution and generational change in relation to four key themes: the loss of cultural knowledge and diminishing practices that connected parents and their children to a minority ancestry; the embodiment of White‐appearing children and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for family relationships; the use of biological or genetic discourses in relation to reduced blood quantum; and concerns amongst Black/White participants about whitening and the loss of racial consciousness. Parental understandings of dilution varied greatly; some expressed sadness at ‘inevitable’ loss; others were more philosophical about generational change; and others still proactively countered loss through strategies to connect their children to their minority heritages. We show that despite growing awareness of the social constructedness of race and an emergent cosmopolitanism among these parents, discourses of genetics, cultural lineage, and the ‘naturalness’ of race continue to hold sway amongst many multiracial parents.  相似文献   
102.
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 ,世界贸易中出现了一种新动向 :一些发达国家利用世界日益高涨的绿色浪潮 ,经过制订高于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质量标准 ,构筑起非关税的“绿色贸易壁垒” ,限制或制止外国商品的进口 ,以达到其贸易保护主义的目的。为了提高我国产品的出口效益 ,抢占广阔的国际市场 ,拉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我国必须打破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 ,实施经济的“绿色”战略。  相似文献   
103.
针对高校馆藏档案数量大幅度增加这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加强管理,做好鉴定工作,收集保管那些必须收集、必须保管的档案,及时处理应销毁的档案.投入和管理双管齐下,才能适应当前工作的需要.鉴定是档案加强管理的基础性工作,要做好鉴定工作必须要提高鉴定意识,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并将鉴定工作贯穿档案的收集和保管的各个环节之中.  相似文献   
104.
合成碳硅石作为钻石的替代品,混淆了宝石专家的鉴定视线。本文系统地探讨了合成碳硅石的宝石学特征及鉴别方法,以期能区别于钻石。  相似文献   
105.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change of labor resources distribution in the whole country and the effect of financial crisis on the labor force by use of employment population size,investment scale and the relevant data of GDP scale from different provinces in China.The optimal investment model of labor force is built according to the Marginal Product Elasticity Theory to estimate the quantity of surplus labor force in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It also analyzes the effect of investment on the labor force migration according to Capital-Labor Force Flow Model of Thomas B.The study shows that there is no shortage of labor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the labor resources distribution in eastern regions is close to the optimization;the largescale surplus labor force still exist i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western regions will become the regions with the largest number of surplus labor resources instead of central regions.  相似文献   
106.
李昌和 《唐都学刊》2006,22(6):85-88
我国西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缺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体制缺陷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共财政的公共受益性不强、行政管理事业费用增长过快、财政转移支付的层级过多、农民消费主体参与表达机制不建全、公共产品供给的监督和管理薄弱。对此,通过强化公共财政的公共受益性、压缩行政管理层级和规模、深化国有垄断性行业企业改革、开辟多样式的公共产品供给渠道、构建政府与村民互动协调机制以及完善公共产品供给监管机制等体制创新,促进西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相似文献   
107.
在人类历史文化中,文学史也许是一种最不真诚的历史现象。它通过对文学观念的泛化理解,努力把人类历史上的诸多文化现象或样式纳入文学史范畴。从而营造出一个被充分“放大”了的繁荣的文学历史,给世人虚拟了一个辉煌的文学史形象。如果从读者的角度(亦即社会文学生活的角度)去认识文学的历史形象,则不难看出,在人类文学的绝大部分历史过程中,人们的文学生活是贫乏和萧条的,社会的文学资源也是短缺的。所以,我们的文学史应当把文学的历史真相告诉读者,而不应当遮遮掩掩或虚构繁荣的景象。  相似文献   
108.
在文艺理论和文学史的长期"铸造"下,社会显然已经形成了某种关于文学的"传统意识"。在许多人看来,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现象,肯定会长期存在下去;我们久已形成关于文学的一套理论认知和价值体系,也会长期存在下去。粗粗看去,这似乎是毫无疑问的。然而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却发现:我们已有的理论判断和价值标准,在社会的文学现实面前经常处于"失语"状态。这是文学时代变化造成的。由于文学在数字技术和知识经济时代里有了不同既往的表现,由于这是一个新的"后文学时代",因此,我们以往的关于文学的理论看法和文学史观正在失去意义。  相似文献   
109.
从产品形象相关研究的角度出发,使用视觉识别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用户对产品某一特征变化的反应,通过用 户识别差异性分析,寻找用户的敏感特征单元作为产品的识别单元。研究期望为具体企业产品差异性设计及产品形象 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台湾政治转型之后,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发生了重大变迁。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固然受到历史、政治、民族、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但新闻传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政治信息多元化、政治议题设置、政治话语和媒体立场构成了新闻传播影响台湾民众国家认同变迁的基本因素。以政治信息多元化分裂民众政治认知为逻辑起点,新闻传播通过政治议题设置引导公共舆论,以"台独"话语霸权影响民众政治话语,以媒体立场劝服和改变民众政治立场等方式,导致了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