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6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15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1篇
人口学   43篇
丛书文集   188篇
理论方法论   78篇
综合类   1621篇
社会学   75篇
统计学   3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351.
针对股指期货做空机制与做多机制对指数现货的影响有无异同的问题,将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间中国股市的大幅波动分为上涨期和下跌期,通过沪深300股指期货以及沪深300指数现货每5分钟的数据,利用Garman & Klass波动率度量公式、双变量GARCH模型和EGARCH模型来分析波动中股指期货对指数现货波动的影响。研究认为,在市场处于大幅波动期,股指期货和指数现货两个市场之间存在双向价格引导关系,其中指数现货市场处于主导地位,两个市场之间风险是相互传递的,其中指数现货市场的风险传递更加显著;在中国股市波动的利多阶段,股指期货的负收益会促进指数现货的波动,在利空阶段,股指期货的负收益影响大于正收益影响,股指期货的做空机制对指数现货市场带来的影响大于做多机制带来的影响;股指期货以其本身固有的领先于股指的特性,在应该抑制波动的时候反而加剧了波动,造成了负面影响,中国金融市场应重视其负面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对负面影响的控制。  相似文献   
352.
当前我国社会法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刚刚启动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的转型与国际金融危机碰撞后,危机前的民生问题在危机后更加严重,转型更加紧迫,更需要以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为中心的社会法作为阻隔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危机的防火墙发挥作用。为此,需要对社会法的若干问题重新思考,例如,对用工成本应当作广义理解,并对以不正当转嫁为特点用工成本负担结构做出调整;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不宜单项突进,而应当整体进化;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与农民的非农就业和社会保障同步联动。  相似文献   
353.
Tim Legrand 《Policy Studies》2016,37(5):440-455
ABSTRACT

The prominent corridor of bilateral policy transfer between Australia and the UK is underpinned by a long-standing cultural and political proximity. While ad hoc cases of transfer have in recent years been the subject to concerted attention from transfer theorists, much less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the rise of multilateral, or transgovernmental, policy networks based on similar cultural and political amity amongst the ‘Anglosphere’ group of states including Australia, Canada, New Zealand, the UK and the US. Populated by policy elites and regularly interacting, these networks represent potentially important modes of policy transfer yet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they operate, with what purposes or what outcomes. This article therefore sets out research findings that offer an insight into 23 identified networks, suggesting that understanding the emergence of these networks are crucial to explaining any bilateral transfer between Anglosphere states in general, and specifically Australia and the UK. The article contends that a consideration of these networks provides insight into (i) the substantive landscape of Anglosphere policy learning and collaboration, (ii) the attendant dynamics of collaborative policy networks as elite, elusive and exclusive and (iii) iterative policy transfers.  相似文献   
354.
从警务服务的目的、对象和范围来看,警务可以划分为公共警务和私域警务两大类,它们在社会控制体系中处于不同的功能。在现代社会,私域警务已经成为公共警务不可或缺的补充和协作伙伴。在西方,私域警务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契约化间接雇用保安;二是经营者直接成立下设的保卫部门。政府性公共警务供给与市场性私域警务供给并行的二元供给格局,标志着警务职能的社会性转移,这是西方各国警务发展潮流,也是我国警务改革的一个参照。  相似文献   
355.
This article explores of the role of policy transfer in facilitating the rise and consolidation of the ‘Reform and Open Door Policy' in China. It builds upon the seminal Dolowitz and Marsh [Dolowitz, D., and D. Marsh. 1996. “Who Learns What From Whom: A Review of the Policy Transfer Literature.” Political Studies 44: 343–357; Dolowitz, D., and D. Marsh. 2000. “Learning from Abroad: The Role of Policy Transfer in Contemporary Policy-Making.” Governance 13 (1): 5–23] framework to provide an examination of processes of administrative policy transfer which it argues are broadly indicative of the dynamics of change underpinning the incremental process of reform. It is observed that the reforms under study have not been characterized by rational policy design underpinned by evidence-based policy-making in which issues of cultural assimilation were emphasized. Rather,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tself has been used to affect processes of adaptation. Policy transfer in China can best be described as learning by doing.  相似文献   
356.
目的确定并利用荧光共振能转移法(FRET)对以HIV-lgp41N端七联重复序列(NHR)为靶点的融合抑制剂进行筛选和作用机制研究。方法FRET采用金属络合物多肽技术设计针对不同结合位点、结合强度可调、涵盖全部NHR序列的靶点和探针,对HIV融合抑制剂进行高通量筛选。由于HIV在进行膜融合时其gp41的N端NHR和C端CHR可形成稳定的六螺旋结构,因此,利用圆二色谱仪对FRET所使用的靶点/探针对的结合强度进行验证,确定对应的靶点/探针对可形成稳定的六螺旋结构;同时,借助细胞活性测试测定抑制荆的活性,验证FRET是否可用于筛选以HIV-1gp41NHR为靶点的抑制剂。结果与结论FRET中使用的靶点/探针均可形成螺旋度较高的六螺旋结构,其中Fe(Env2.0),/CP2及Fe(Env5.0),/CP5形成的01.螺旋度分别高达89.6%和84.7%。FRET所使用的靶点/探针对专一性强、结合作用强,可用于进行HIV一1融合抑制剂的筛选和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357.
在技术接受模型(TAM)基础上引入农产品年均收入作为调节变量,构建农户信息技术接受模型,通过收集广东省德庆县193个柑桔农户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农户对农业信息技术的使用意向及其影响因素,旨在破解农业信息技术推广难等问题。研究发现:农户对农业信息技术的使用意向偏低,使用偏好具有差异性;农产品年均收入作为调节变量通过检验,并和教育程度成为影响农业信息技术使用意向的最大因素。  相似文献   
358.
IT外包过程本身就是知识转移的过程,因此在IT外包的研究中有很多关于IT外包知识转移的实证研究,然而研究的结论却不尽相同。文章通过建立IT外包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利用元分析方法定量综述IT外包知识转移与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探讨知识、转移主体、转移情境、转移媒介等特性对IT外包过程知识转移的影响,以期综合并统一IT外包中知识转移的各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快速有效地沉淀知识转移的相关理论,并为今后的研究和实践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59.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问题,也是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现阶段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普遍存在“三元缺位”特征,即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由于人为的制度因素导致了土地空间布局的割裂破坏、土地生态的损害和相关规划和制度的缺位,这严重制约了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普遍具有多样性、地域性和民间性的特征。贵州、四川等欠发达地区的改革实践,已经探索建立了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的多种范式。政府应注重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的统一规划,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维护农户、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企业和土地流转发包方等主体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60.
西部民族地区水源涵养型限制开发区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在甘南州的6县(市)表现比较典型和突出,选择几种主要指标对甘南州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评价,结论是其发展方式比较初级、原始、粗放。甘南州必须坚持主体功能优先,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外需和内需共同带动经济增长,实现发展方式的初步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