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0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析汉语古诗英译中意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借用了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以及许渊冲先生对该诗的译文,通过分析译诗如何克服两个不同年代间及两种文化间存在的差异,论述了汉语诗歌特别是汉语古诗的可译性,并从意义延伸和归化两个方面来讨论,进一步提出汉诗可译性的见解。  相似文献   
32.
言语行为分析的核心在于了解话语的言外之意,通过语言的表层结构,加上一定的语用背景,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就能达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以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语言学与文学评论相结合的新方法,可帮助读者准确理解莎剧的精髓。  相似文献   
33.
从四个方面来论述元话语的语段言外意义,首先强调了语境对话语的意义起着一种重要性的作用,接着对元话语的功能和元话语的心理性进行讨论,最后阐明元话语语段的言外意义受修辞语句的影响和元话语语段和语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4.
转喻的非指称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认知语言学家普遍认为,转喻和隐喻均体现了人类的普遍认知机制。转喻在一定程度上比隐喻更能影响我们的思维和行为。随着转喻研究的深入,语言学家们发现转喻的言语功能不只局限于指称。以Panther和Thornburg对转喻的分类为出发点,并以他们的事态场景理论为分析工具,对转喻的述谓功能和施为功能进行了详细研究。目的在于证明转喻不仅是重要的认知手段,也是一种经济有效的交际策略,了解转喻的非指称功能有助于语言学习者增强语用灵活性。  相似文献   
35.
清华学人、中国著名逻辑学家周礼全先生从 195 0年开始研究语言逻辑 ,1989年起指导作者对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和塞尔的语用逻辑进行研究。文章介绍周礼全先生对语言逻辑的重要贡献 ,并给出模态的语用逻辑系统 MF,以期与作者先期发表的《命题的语用逻辑》、《量化的语用逻辑》共同形成对语用逻辑形式化研究的全面描述。  相似文献   
36.
话语施效行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语施事行为"与"话语施效行为"是奥斯汀及塞尔言语行为分类中的后两个类别。其中,"话语施事行为"是奥斯汀及塞尔最感兴趣的,而"话语施效行为"却被他们忽视了。影响言语行为施效的原因主要有:言语行为力量合适与否、方式与意向一致否、无效果———听者不是理想中的听者、"无意的效果"———好心办坏事等几个方面。提高话语施效概率的修辞策略有:(1)说者应讲究言语行为的方式;(2)说者应掌握言语行为的艺术———修辞;(3)说者要注意语境。  相似文献   
37.
塞尔认为可以从言语行为理论对"以言行事行为"的规定展开对"虚构"的哲学定义。通过与非虚构话语的对比,塞尔发现虚构话语不具备正常断言式以言行事行为所必须的基本原则、准备原则和真诚原则,进而推论虚构行为并非真正的以言行事行为,而是一种"伪装"的以言行事行为。在塞尔看来,虚构行为是一种特别的语言游戏,需要一种特别的惯例。而这种语言游戏并不能涵盖所有的以言行事的语言游戏,而只是对后者的一种寄生。  相似文献   
38.
意在言外     
言语行为包括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本文以言外行为为重点,分析了会话的一些特点及原则.了解这些特点及原则,有助于我们有效地构建语篇和准确地理解语篇.  相似文献   
39.
周濂 《求是学刊》2005,32(2):26-31
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旨在区分沟通理性和工具理性,而这一区分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地区分以言行事行为和以言取效行为,特别是能否证明以言行事行为独立于并且优先于以言取效行为.文章指出,哈贝马斯对这个根本问题的论证并不特别令人信服,在此意义上,哈贝马斯所构筑的沟通行动理论就存在根基不牢的危险.  相似文献   
40.
对语用行为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20世纪以来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语言哲学理论之一,言语行为理论在人类认知发展的历史上产生了重要作用。从言语行为理论的核心部分——语用行为——产生的哲学背景出发,通过对奥斯汀和塞尔提出的语用行为的含义及分类进行探讨,从语言哲学的视角研究语用行为的发展历程,指出对语用行为的研究拓展了传统语言学所主张的意义的概念,推进了传统的语言哲学研究,并且对心智哲学、语用逻辑学、认知科学等领域的研究也具有深远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