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8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晚明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转型期,也是中国版画画谱出版的高峰期.这一时期的画谱创作是晚明文化思潮和文人品味风尚影响下的产物,具有相似的风格和审美特征,追求"精雅之趣"、"天然之韵"和"灵动之美",反映了晚明文人多元化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12.
明清小说插图在从上图下文式到单页大图式的版式变化中,构图形象出现了重要转变。从外在风格来看,这种变化体现出社会风尚的浸润和影响,从内在形式来看,这种变化根源于图像语汇形式的演变和更新。就刊本的接受者而言,这些变化则带来了焕然一新的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13.
摘要;清康熙年间陈士斌的《西游真诠》是《西游记》传本中较具特色的一个,它尊崇金丹大道的内丹学修炼准则,主张道不外求、修心积德的修炼方法。其学说主要来自北宋张紫阳专讲“内丹说”的著作《悟真篇》,《悟真篇》的内容和理论在《西游真诠》中20幅精美的插图和所附的图赞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图赞内容多来自《悟真篇》中的诗词,这些图赞所阐释的内容实际上是道家的内丹修炼纲领,指出了炼丹修炼的意义、炼丹总纲、炼精化气阶段的核心、丹法修炼的正确途径、丹法修炼的全过程和修炼的关键等,把《西游》取经故事变成形象的道家内丹修炼读本。《西游真诠》把《西游记》作为一本道教的证道书,作为传播道教内丹说的工具,掩盖了《西游记》所具有的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14.
在科技论文写作中,图表因其具有示意性、形象性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在应用图表过程中,作者常常会因对图表的逻辑规范了解较少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图表的规范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世德堂本《西游记》共197幅插图,典型体现出金陵版插图风格,其所蕴含的信息尚未引起学界关注。与徽、闽地域插图之比较,金陵插图风格表现为单幅硕大、人物显豁、线条豪放;金陵版插图在其文本传播中极具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汉语大字典》是当今规模最大的高水平字典,具有广泛的影响。出土简帛文献是任何大型语文辞书编纂都应充分利用的材料。经全面统计,《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中的全部简帛例证共432条,通过逐一查核,发现有162条例证存在释读问题,占简帛例证总条目的37.5%。这些释读错误可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例证文字隶定误,计141条;二是例证文字释义误,计4条;三是例证文字断句误,计10条;四是例证文字脱文误,计9条。除此以外,还存在其他相关问题,一是第二版不但未对第一版简帛例证的释读错误予以改正,而且还产生了新的释读错误;二是其《主要引用书目表》未能正确反映所引简帛文献的情况;三是对简帛文献的利用很不够。  相似文献   
17.
耶稣会士南怀仁于1674年完成了《新制灵台仪象志》。该书卷十五和卷十六合为《仪象图》,进一步描绘新制天文仪器及其制造技术,并说明了有关力学之“理”。将《仪象图》与若干欧洲书籍、传教士与中国人编译的书进行比较,认为南怀仁至少临摹或改造了第谷、斯台文、拉梅里、贝松、宗卡、邓玉函和王徵等人的部分技术图和力学示意图。  相似文献   
18.
《四书反身录》为清初著名思想家李(二曲)晚年“心解”著作。与新兴起的经学注疏方式不同,二曲实际上是以自己的心性修养为基础,以建立的工夫、本体、适用范畴框架为基本依据,对四书进行了高妙阐解,从而提升了其形上境界。  相似文献   
19.
韩礼德(Halliday)的社会符号学理论用"情态"这一范畴来表示信息的本体地位、权威性以及作为事实或真理的可靠性。作为一种视觉艺术,童话插图的情态可以概括为"梦幻主义",具体表现为娱乐的绘画风格、简化的透视手段、素淡的色彩、浓缩的细节、背景的缺失以及某些时候细微的解剖学上的扭曲。童话插图还通过融入浪漫主义的元素来表现梦幻世界,其中许多形象都具有现实逃避主义的色彩。童话插图不仅帮助儿童理解童话的故事精髓,而且启发儿童的想像,向儿童进行艺术的启蒙。通过阅读童话插图,儿童被引导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无限、多重的内心世界——一个梦幻般的、与现实被动共生的"反世界"。  相似文献   
20.
儿童图画书中的插图自诞生起,就肩负着配合文字、述说故事的使命.插图不仅给儿童的阅读带来喜悦和乐趣,还帮助他们了解故事,发现文字中没有的细节,丰富故事,启发想象.从儿童读者的角度来看,会述说故事的插图对他们非常重要.西方儿童图画书的先驱者对插图的叙事性有着个人化的早期探索,现当代的优秀图画书创作者们同样深谙此道.通过重点分析四本具有代表性的儿童图画书,发现图画书中的连续画面和单幅画面所具有的叙事性,说明图画书中必须有儿童能够进入的故事世界,而图画书中的插图,必须具有较强的叙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