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51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293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Recent developments in UK policy on health and employment have sought to change perceptions about what constitutes ‘fitness for work’. With the aim of reducing the incidence and duration of sickness absence, a range of initiatives, including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fit note’, are challenging the belief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be 100 per cent well in order to be at work. However, 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contextual factors independent of health may also influence people's decisions about whether or not to attend work at times of reduced wellness. Drawing upon data from a qualitative study of mental health and employment, this article illustrates how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a person's employment may influence sickness absence decisions in a number of ways. It is argued that sick pay provisions, size of employer and nature of work may influence both decisions to take time off and decisions about when to return to work. The degree of flexibility to manage one's workload around times of poorer health may also have a bearing on whether people feel able to carry on with their work without recourse to sickness absence. Therefore, it may be important for policy interventions to consider not only health circumstances but also structural/contextual influences on conceptualizations of being ‘fit for work’. The implications of such contextually‐influenced decision‐making for ‘presenteeism’ are also considered. It is suggested that current conceptualizations of presenteeism are somewhat ambiguous; employees coming to work despite ill health is simultaneously presented as a problem and an aspiration.  相似文献   
62.
基于水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文中出现的频率颇高,尤其是在以闺怨爱情为题材的诗文中表现得更为活跃、多变。同一水意象,在不同的语境下甚至呈现出截然相反的喻意。针对这一现象,选取闺怨爱情诗文中的几组典型的水意象进行对比分析,辩证解读水意象在同一题材文章中呈现相反意象,挖掘水意象的多重审美内涵和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63.
柳经常出现在我国古代抒情文学作品中,成为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独特意蕴的文学意象。拟从柳意象的原型内涵入手,对《红楼梦》中柳意象的艺术表现进行梳理,试探讨其作为叙事文学对柳意象内涵的继承和深化。  相似文献   
64.
在《牡丹亭》中,花园是一个特殊的叙事空间和不断出现的意象。花园意象是一种包含了整体意象和意象载体的双重结构。在梳理归纳作者在文本中有关花园意象的描写行为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文本中运用片段化描写和神秘化处理的两种方法,构造出了花园这个叙事空间。而这种空间在《牡丹亭》的整体叙事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5.
为解决因文化隔阂导致的传播阻断,理雅各采用了"语码转换+文化诠释"的翻译策略,使其《尚书》译本带有明显的"厚重式翻译"性质。原文中高度凝练的数字式略语、言约义丰的专名、颇有来历的典故、言此意彼的隐义等,通过理氏详注,深刻内涵得以阐发。译注过程中,理氏尊重中国经学传统,吸收前人研究成果,但不盲从,不照搬,而是带着批判的目光,进行独立的思考。理氏译本不仅为儒经西译体制做出了开创性贡献,更丰富了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诠释模式。  相似文献   
66.
现代白话诗虽然与古典诗歌有巨大的区别,但它从各个方面都受到古典诗歌的影响。其词句语法和写作习惯、意象的选用和特点,以及修辞手法等方面都与古典诗歌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这些现象说明新诗与古典诗歌并非二元对立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现代与传统的关系,最终会决定现代诗歌成就的高低。  相似文献   
67.
指事造字是汉字的一种重要构形法。学界对指事字往往致力于它的“兼类”研究,论及指事字构形原理就显得歧见纷纭。我们经过对指事字进行系统观察整理,就指事字的构形机制及构形类型作出了客观分析。区别出指事字当中的指事符号存在指事记号跟指事代号之分,并对省形指事字进行了讨论研究。还明确提出了区别指事字跟象形字以及会意字的根本原则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68.
通过法律尤其是刑事法律对金融票据犯罪进行规制非常重要,在立法上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即以金融票据法律法规为刑事立法基础的原则、对金融票据犯罪刑法处罚的谦抑性原则、自由刑和财产刑并重的原则和单位犯罪的双罚制原则.在这方面,我国现行刑事法律尚存不足和缺陷,给司法操作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69.
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测量零件几何尺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零件尺寸自动检测方法可避免传统人工检测方法的各种弊端。本文探讨了图像处理的基本流程、图像处理方法和分析计算,并通过实例证明了该检测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0.
北宋思想家张载的《西铭》是一篇仅253字的短文,但其一出现就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随之引起多次的争论。《西铭》一文意境深远,该文从"天人合一"、"民胞物与"、"存顺没宁"三个方面对其境界作新的阐释与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