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篇
民族学   15篇
丛书文集   146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767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71.
本文在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的基础上,以道教与河湟多元文化的互动为轴心,对道教正一派在青海的传入、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通过结合实地调研资料,以河湟地区受道教影响最大的乐都县与民和县为典型个案,解析河湟多元民族文化模式受道教文化影响的特殊现象。提出如下观点:一,道教与藏传佛教结合;二,道教与北方萨满文化的结合;三,道教对河湟各民族丧葬礼俗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72.
在田野调查中发现,当前巍山彝族传统的毕摩信仰正在急速消亡,道教正在山区彝族村寨填补因毕摩信仰消亡而产生的民间信仰真空,彝族民间信仰与道教发生持续合流。与历史上道教自上而下传播的方式不同,当前主要是在底层民间自发性进行。当前道教在彝族村寨的传播和复兴过程中,表现为全真教的宗教威望下降,正一道的宗教威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73.
关于《老子》郭店简本与今本、帛书本的关系,学界观点主要有"来源说"与"摘抄说"。"摘抄说"的论据和论点都难以成立;"来源说"虽结论允当,但其立论依据有失偏颇。将《老子》郭店简本与今本、帛书本有关内容相比较,从简本之符号标示位置,以及简本、今本、帛书本中某些章句的划分等方面可以看出,简本《老子》虽然未必是今本、帛书本的祖本,但必然是今本、帛书本形成的来源。  相似文献   
174.
先秦儒道两家文化是以"和"作为自己的价值内涵与理想目标的文化,其中蕴含有丰富的心理和谐思想。通过对先秦儒道心理和谐思想进行分析阐述并对其异同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它们虽然存在着实现心理和谐的方法与途径的不同,但它们有着向内用功以获得心理和谐的相似性,有着共同的出发点与最终落脚点——人的心理和谐。先秦儒道两家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共同支撑与推动着心理和谐思想的阐扬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5.
相比较魏晋,隋唐两宋时期的道教史学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真意识,众多道教史家将求真视作自己的撰述原则,并将这种意识转化为史学实践,撰写出不少质量上乘的信史之作。但同时,曲笔记载也成为这一时期道教史学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面。道教史家或为当权者歌功颂德,或对自身恶行避而不载,又或向佛教进行刻意攻击,以达成"籍为私惠"、"持报己仇"的目的。且由于宗教特性,道教史学的求真意识与曲笔记载表现出了比世俗史学更为复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6.
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医导引五禽戏发展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导引在阴阳五行等哲学背景中诞生,基本框架在西汉以前就已形成,但在儒学取得支配地位后,导引在理论发展上几乎没有质的突破,只是应用的推广、经验的积累,出现理论与社会应用的不平衡现象。中医导引五禽戏本是在中国传统哲学文化背景中孕育、发展的,应重视这一文化推力,否则中医导引五禽戏只是一种具体动作,将成为无源之水,失去应有活力。  相似文献   
177.
生命是东西方哲学的共同主题,对生命的解读和诠释是东西方哲学交融会通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直觉式体验成为老庄道家与西方生命哲学的共同方法,这种直觉表现为老子"涤除玄鉴"式的"观"和庄子的无己式"坐忘"、"心斋"、"吾丧我";柏格森则称其为生命冲动直觉。虽然就主题和方法,老庄道家与西方生命哲学实现了融通,但柏格森将生命理解为冲动,以绵延为生命本质,从进化论的生成角度规定生命无疑与老庄道家有着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178.
道家哲学认为人类生存危机深藏于人的自然本性与人为生存而人为的内在矛盾之中。人的生存需要"货"和"名",为得到"货"和"名"则必须"人为","人为"产生的"欲"和"智"使人越来越远离自然本性,最后的结果是人类的灭亡。人类为了生存,必须在心中确立"道法自然"的准则。在现实活动中,一是要做到"上善若水";二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三是"慈"、"俭"和"不敢为天下先";四是"去甚,去奢,去泰"。  相似文献   
179.
宋代的宋玉批评,是在文与道争鸣的文化背景中进行的。当时,人们为了阐述自己的文道观,常常以屈原及其后学宋玉为例论证各自的主张,于是他们有关宋玉的批评就在文与道的争鸣中展开了。考察宋代的宋玉批评,绝大多数批评家对于战国末年的辞赋家宋玉与其作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只有极少数理学家持否定态度。这有力地说明,肯定宋玉的文学史地位,肯定宋玉作品的讽谏内容和创作艺术,不仅是宋代宋玉批评的主流,而且有着超大比例的强势。  相似文献   
180.
《周易》与道在内涵与表述方式等方面,虽有较大的差异性,但二者殊途同归,均以自然为基础,以和谐为指向,《周易》从“经”到“传”到“学”与道学从“源”到“家”到“教”,始终同根、同脉、同体、同系、同源和同流。易道合一,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洪流巨水永不停息的主干和根脉,自古至今,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