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29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00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欧·亨利《二十年后》在学界一直众说纷纭,无一定论。欧·亨利对于作品中人物究竟持何态度,从隐含作者切入,基于文本细读,深度分析作品,指出隐含作者表面行文温和,实际上却深刻鞭挞了社会黑暗面。真实作者与隐含作者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偏差缘于个人经历与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42.
How does granting certificates of ‘business clean of Arab workers’ to owners of shops, stores, and Jewish businesses who prove they are not employing Arab workers shape identity? Identity development involves making sense of, and coming to terms with, the social world one inhabits, recognizing choices and making decisions within contexts, and finding a sense of unity within one's self while claiming a place in the world. Since there is no objective, ahistoric, universal trans-cultural identity, views of identity must be historically and culturally situated. This paper explores identity issues among members of the Palestinian Arab minority in Israel. While there is a body of literature exploring this subject, we will offer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by contextualizing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texts that form an essential foundation for understanding identity formation among this minority group. We argue that, as a genre of settler colonialism, ‘pure settlement colonies’ involve the conquering not only of land, but of labor as well, excluding the natives from the economy. Such an exclusion from the economy is significant for its cultural, social, and ideological consequences, and therefore is especially significant in identity formation discussed in the paper. We briefly review existing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identity among Palestinian Arabs in Israel, and illustrate our theoretical contextual framework. Finally, we present and discuss findings from a new study of identity among Palestinian Arab college students in Israel through the lens of this framework.  相似文献   
43.
近年来,在英语语法教学中,语法形式在不同语境中的隐性意义被高度关注,这弥补了以往语法教学只注重形式和其显性意义的不足。但隐性意义的推理和理解离不开显性意义的掌握,因为隐性意义的获得,依赖于显性意义和语境的结合。简要介绍语法形式显性意义和隐性意义的概念,并通过隐性意义推理过程中基本因素的分析,揭示显性意义的基础性地位,强...  相似文献   
44.
在英汉翻译中,否定因素中的正反说是一个难点但同时也可以遵循一些翻译的原则。第一,不拘泥于原文表层结构的肯定和否定,而取决于汉语的表达习惯,必须注意确保译文的优势。在不违背这一原则下,当然可以尽量照顾原文和译文在形式上的契合。第二,否定和肯定的运用,要考虑文体和语境上的因素。第三,一般说来,用否定式有时有比较婉转的意思,反映说话者的态度,而用肯定式时则比较直截了当。  相似文献   
45.
悖论的语言结构:递归否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悖论是逻辑学、基础数学、哲学、语言学中的重要问题,从根本上看是一个认识论问题,因此仅仅从人工语言的角度来认识悖论是不充分的,因为人工语言不能解决元语言这一根本问题。自然语言是最根本的元语言,悖论更需要从自然语言的角度来认识,尤其是从自然语言结构的递归性来认识。通常把悖论分成逻辑悖论(集合悖论)和语义悖论两大类,但这种分类界限并不严格。实际上这两类悖论从语言生成的角度看都具有递归否定的特点,因此可以用递归否定这一语言结构性质来统一语法悖论和语义悖论。罗素的类型论和塔尔斯基语义理论主要涉及产生悖论的层阶性质,不能概括悖论的递归否定性质。自然语言和形式语言都是从有限规则和有限符号到无限句子的系统,不可能避免层阶循环或递归,因此悖论的消除不可能通过类型论或元语言层阶来解决,考虑递归否定的性质是消除悖论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46.
存在文学是一种人生文学、哲学文学.存在文学家将对人类现实的认知--否定与肯定、对人生的体验--对抗与悲哀镶进自己构建的艺术世界,向世人展示了一种关于人的存在哲理,为生活在荒诞世界中的不幸的人们提供一种选择的人生方式.  相似文献   
47.
"作者"与"读者"是叙事交流语境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尝试从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叙述者与叙述接受者的角度,分析福音书的文本,以此强调其中的意识形态内涵:认信耶稣是基督,耶稣基督向世人传报救赎的好消息,使世人更加笃定对上帝的信仰.这种神学观念的彰显既是福音书的著书目的,又凸显出了其自身独特的综合意识形态特征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8.
著作权默示许可是知识产权默示许可的一个下位概念,对著作权默示许可是权利限制的一种方式还是属于著作权许可使用合同关系存有争论。对著作权默示许可行为进行定性应当追本溯源,进而将之与合理使用、法定许可使用等权利限制制度进行比较,最后以意思表示为支撑展示著作权默示许可与许可合同的契合性,可以确定著作权默示许可是基于当事人的自由意志而选择的法律行为,是著作权人对其权利的一种自我限制。  相似文献   
49.
辩证法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由于对逻辑普遍性的规范(颠倒)功能和对否定之否定的扬弃功能的不断凸现、膨胀以及对此两者的对立统一之和解,从而导致以普遍共相吞食特殊性个体的恶果,并将否定作为肯定的一个内在环节、阶段,消除了否定与肯定的非此即彼的对立界限,最终陷入辩证法绝对同一性的深渊,由此生发出指鹿为马、颠倒是非的魔法.要走出辩证法绝对同一性的阴影,就要用心维护辩证法的否定性,为非逻辑、非概念的东西,为差异和杂多留下一席之地,让辩证法在同一性与非同一性之间保持其思想的张力.  相似文献   
50.
“否定之谜”是早期分析哲学中广泛讨论的问题.维特根斯坦对此做出过很多论述.前期维特根斯坦主要通过命题意义的图像论对否定疑难进行处理.中后期维特根斯坦转向了日常语言分析,从语法自治性和多样性两个角度进行阐发.维特根斯坦认为,正确处理词与句的关系是解决“否定之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