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6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58篇
民族学   17篇
人口学   117篇
丛书文集   212篇
理论方法论   252篇
综合类   1691篇
社会学   264篇
统计学   11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70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94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51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农村金融机构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但我国现阶段金融体系服务农民增收的力量相对薄弱,农村信用社是支农的主力军,而其自身能力有限,很难独立支撑起服务“三农”的重任.本文主要以农业信贷政策理论、农民收入增长理论为依据,灵活运用多种计量方法对易县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与农民收入关系进行研究,得出相应结论,为促进易县农民收入增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2.
当前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本文从农民收入结构和来源的变化出发,分析了农民就业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扩大农民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83.
Using data from the first two rounds of the European Social Survey, we examine the link between income, reference income and life satisfaction across Western Europe. We find that whilst there is a strong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ome and life satisfaction, reference or comparison income exerts a strong negative influence. Interestingly, our results confirm the importance of personal values and beliefs not only as predictor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but also as mitigating factor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ome, reference income and life satisfaction. While our findings provide additional empirical support for the relative utility hypothesis, they are also consistent with Rojas’ (J Econ Psychol 28:1–14, 2007) Conceptual-Referent-Theory (CRT), which is based on the premise that the salience of income and comparison income depends on one’s intrinsic values and personal beliefs.
Yannis GeorgellisEmail:
  相似文献   
84.
我国西部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农村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时期,由于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西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成为西部大开发和农民增收不容忽视的难题,同时也是其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只有顺利转移出农村的劳动力才能缓解人口过多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压力.因此,探索影响西部地区实际需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是现实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5.
个人所得税既是筹集税收收入的工具,又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在西方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是最重要的主体税种之一,发挥着聚集国家财政收入、公平收入分配的重要功能。修订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向科学化、规范化和国际化方向迈进了一步,但仍然存在缺陷与不足。作者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为继续完善个人所得税法,进一步与国际标准接轨,从免征税额的标准、税制度模式、个人所得税税率以及税收征收管理体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86.
如何发挥农地产权抵押贷款扶持农户农业生产并实现增收的作用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对农地产权抵押贷款能促进经济作物种植户农业增收的缘由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阐释,基于宁夏农地产权抵押试点区1 562个种植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类别中介效应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农地产权抵押贷款用于经济作物种植对促进农户农业增收的概率比用于粮食作物种植高18.2%;种植农户贷后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是农地产权抵押贷款促进农业增收的一个重要作用机制;农地产权抵押贷款用于经济作物种植促进种植农户农业增收的作用要比粮食种植高出7.5%。为此,金融机构在积极响应国家金融扶持“三农”政策的过程中,应针对种植农户农地产权抵押贷款用途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贷款方案与帮扶措施,协助种植农户在确保生产经营有较好盈利率的前提下理性扩大经营规模。  相似文献   
87.
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民增收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江苏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省五年来农村税费改革对每年农民收入增长率有5.09%的贡献,在时间趋势上对农民增收效应至少持续了四年;农村税费改革对苏南、苏中以及苏北农民增收的影响不同,对苏北有促进作用,但都不显著;对江苏粮食主产区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也不明显;在税改时期内,影响农民增收的最主要因素是人均GDP,人均GDP每增加1%,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的贡献份额为0.23%。  相似文献   
88.
基于2000—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SDM模型来研究异质性农村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效应,并进一步分解为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正向空间集聚效应,并且这种空间集聚效应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2)初级、中级、高级农村人力资本的空间集聚效应特征呈现明显空间差异:初级农村人力资本大多数集聚于西部省份,中级农村人力资本大多数集聚于现代农业相对发达的省份,而高级农村人力资本的高集聚区经历了从东北地区向长三角地区的动态转移;(3)中级、高级农村人力资本显著缩小了本地区及邻近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但中级农村人力资本的作用更大,而初级农村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9.
我国贫富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存在历史遗留以及政策失误而形成的以农村为主的数量极大、且难以短期脱困的贫困人口;另一方面,存在大量由体制外、特别是法制外获得收入而形成的最富裕阶层,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基尼系数。阐明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分配原则只能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该原则在我国当前远未充分实现,因此,也不是形成贫富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分配的公平性不是市场、而是政府所应考虑的问题,政府应通过增加改善基本民生的资金,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税收制度等途径在再分配领域中进行调节,其重要前提则是政府职能的转换,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90.
论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存在多方面的特点 ,本文分析了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所存在的十个特点 ,并分析了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提出了解决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