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6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37篇
民族学   12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305篇
理论方法论   104篇
综合类   1266篇
社会学   165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One of the core elements of the vision of 'electronic democracy' is the hope that the Internet permits free and equal access to political debates. However, experiences with online discourse challenge this view. The digital divide being one obstacle to participation, even more interesting is the fact that online communication is constrained in ways similar to the offline worl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reassess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he Internet makes political debate more open to voices that are normally not heard in the political field. Based on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a large-scale online deliberation, it analyses who participates in political debates on the Internet and whose views are represented. The results challenge both the optimistic and the sceptical view on electronic democracy. A theoretical model is developed that is able to explain the results. It extends current research by including the cultural practices of technology use and the specific effects of large-scale communication in the analysis. Though preliminary this model can help to inform the designers of online deliberations to make the most of their democratic potential.  相似文献   
942.
一般认为,在英国宪政实践中,保障宪政的主要力量来自权力分立、法治、通过权利制约权力等被公认的宪政原则。然而,通过对詹宁斯等人有关英国宪政学说的论述,可以发现民主在保障英国宪政中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甚至,民主与自由一样,均是构成英国宪政的基石。  相似文献   
943.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当时中国革命的独特国情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恩格斯基本的民主理念运用于陕甘宁边区民主建设的具体实践。随着革命的发展,陕甘宁边区民主建设的基本理念日益成熟和完善,在此指导下的边区民主建设因而具有很强的时代特色和边区特色。边区执政者领导边区人民进行的民主建设,充分利用了边区特定生态环境的有利因素,减小或化解了不利因素。陕甘宁边区民主建设表现出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执政的始终坚持、民主建设中强有力的民主制度保障、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等历史特色。  相似文献   
944.
文章探讨发展出一种民主的马克思主义的可能性。民主在此意味着“由人民做主”,即人民真正地参与影响其生活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决策。这可能采取任何可能形式的代议制民主或者直选式民主。民主也意味着对于公民自由——信仰自由、言论自由、集会自由、私人权利以及选举自由的保护。民主涉及到过程,但它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在生活的每个领域中所实践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45.
司法审查是由民主的结构、价值、理论和过程等内在规定的,是民主内生的一种机制,因而与民主是相容的。司法审查与民主互为表里、相互支撑、相辅相成。美国民主法治建设尤其是乡镇民主内生的司法控制的成功经验,对于中国司法审查制度的构建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46.
企业是社会的基础经济单元,企业民主与经济民主、政治民主密切相关。企业民主的实现程度体现着企业职工享有民主的实际状况,也是企业职工作为社会成员享有社会权利的集中体现。企业民主是和谐社会经济上的推动器;是和谐社会政治民主的一种有效实现形式。企业民主价值目标内在地统一于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因而,企业民主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7.
论社会和谐与公平正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或社会和谐是以儒家学说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公正即和谐,和谐须公正"是西方伦理文化的一个经典命题;"贵公正,促和谐","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是公平正义",这些是中、西方两种伦理文化的共同启示.因此,为了创设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首先要夯实公平正义的道德基础.这就要深入开展公正教育、公仆教育和公民教育,促进落实当代中国社会公正原则,并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公民文化,培育一代又一代充满公平正义的和谐精神、人格健全的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948.
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民主立法通过正当程序实现公正,是实现民主法治的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决定了我国的立法活动必须民主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民主立法解决了源头的公平与正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第一步。因此加强民主立法,不断提高立法质量,把国家各项事务纳入法治运行轨道,是推进依法治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49.
本文通过美国宪政史上的一个经典案例--"美国银行案",探讨"信任"的制度基础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最近,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的设想并取消了延续2600年之久的农业税,减轻了农民的税费负担.虽然中央的农村政策是令人鼓舞的,但是政策转变需要稳定的制度保障."美国银行案"的逻辑表明,地方税费应该由地方选民自己决定,中央不应越俎代庖.事实上,只有在农民真正获得民主自治的宪法权利之后,他们才能"信任"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将反映和尊重他们的基本利益.  相似文献   
950.
哈贝马斯通过方法论上的商谈模型的建构,区分了影响民主商谈过程的两种不同的社会因素:一种是通过反思地加以调节的文化因素,一种是通过政治和法律控制的社会权力因素。在哈贝马斯看来,尽管社会权力因素受到了政治和法律的控制,它们还会影响民主商谈过程,而自由的、公开的商谈会制约它们的影响力。商议民主和经济学民主、选择民主以及法团主义的差别在于,商议民主把政治权力看作是交往权力转化的结果,而其他的民主理论则把政治权力看作是社会权力相互制衡的结果,从而使民主政治失去了社会整合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