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02篇 |
免费 | 198篇 |
国内免费 | 5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24篇 |
劳动科学 | 2篇 |
民族学 | 28篇 |
人口学 | 33篇 |
丛书文集 | 547篇 |
理论方法论 | 156篇 |
综合类 | 4812篇 |
社会学 | 160篇 |
统计学 | 8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52篇 |
2023年 | 73篇 |
2022年 | 68篇 |
2021年 | 65篇 |
2020年 | 109篇 |
2019年 | 110篇 |
2018年 | 66篇 |
2017年 | 95篇 |
2016年 | 129篇 |
2015年 | 118篇 |
2014年 | 339篇 |
2013年 | 253篇 |
2012年 | 437篇 |
2011年 | 431篇 |
2010年 | 386篇 |
2009年 | 355篇 |
2008年 | 356篇 |
2007年 | 422篇 |
2006年 | 438篇 |
2005年 | 411篇 |
2004年 | 323篇 |
2003年 | 295篇 |
2002年 | 221篇 |
2001年 | 217篇 |
2000年 | 122篇 |
1999年 | 56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文章从产业技术范式的视角,结合演化经济学中的随机因素、收益递增机制、路径依赖和锁定等相关理论,运用范式中“技术一组织一环境”的相互作用机理,构建了产业集群演化的分析框架,研究了产业集群演化的形成、发展、成熟、衰退、升级五个阶段及其特征。文章最后指出: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想实现产业集群演化升级,首先要积极进行自主创新,其次要不断提升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再次要着力构建一种由政府参与的、优良的区域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12.
后发工业国从模仿到创新的技术战略演进路径呈现多样性,为解释后发工业国汽车产业技术演进路径差异和选择,通过构造一个以企业家精神和企业技术能力成长为主要内驱力,市场需求、技术发展和溢出为拉力、研发投入和产业激励政策为推力,高昂技术学习成本和企业创新惯例和惰性等为阻力以及市场竞争和约束性产业政策为压力的汽车产业技术演进动力模型,比较分析了后发工业国汽车产业技术演进的动力差异和选择机制,并为中国汽车产业技术能力的发展提供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13.
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十分突出的问题。文章分析了当前国内高校复合型拔尖人才培养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同时就如何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等所处不同环境和拥有的资源,充分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完善复合型工程人才培养体制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14.
2011年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培养过程中,工科院校应该依托工科的优势,避开工科的劣势。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该校确定了"科技法务精英"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同科技实务部门的合作,进行了"知识产权法律人才培养"和"环境法法律人才培养"分类培养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5.
扶贫背景下,深度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诸多限制性因素导致其自身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深度贫困群体脱贫存在对起始物质资产和人力资本交织的最低需要,即投入的“关键性门槛”.从长期来看,提高人力资本是脱贫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无法实现人力资本短期飞跃的现实情况下,则需要关注深度贫困地区外来物质资产的介入.西南M县H村展开的扶贫实践表明,用外来物质资产暂时替代人力资本,通过人工干预扶贫措施来实现村庄产业扶贫的成效显著,结果显示,H村的产业扶贫不仅带来了主营产业收入,同时也带来了明显的外溢收入,H村采用干预扶贫措施农户的收入显著高于未采用干预扶贫措施的农户.研究表明外部援助对于深度性贫困群体脱贫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意识到摆脱深度贫困这一过程的复杂性,“输血”资源到“造血”功能的转化,需要重视人力资本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6.
张莞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20,39(5):1-12
发展乡村旅游是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口。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融合。羌族村寨体育非遗文化与乡村旅游具备融合基础和条件,融合过程要经历资源融合、产品融合和市场融合三个阶段,制约因素来自于融合主体、客体和政府部门三个方面。融合模式包括旅游节庆、旅游演出和体育赛事。以国家4A级旅游景区——理县桃坪羌寨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桃坪羌寨的农文体旅融合的基础、机理和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建议:重视非遗传承,加强人才培养;完善治理机制,深化土地改革;深挖非遗文化,打造品牌节事;设立合作组织,实现合营互助。 相似文献
117.
针对学生经常反映《产业经济学》理论性太强、比较难理解的现状,在重新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我们选定了合适的教材,重点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甄选。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讲透难点,以案例讲解、产经新闻解读方式,使课程主要理论内容与现实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改善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8.
目前学术界对于我国近代煤矿史的研究主要分为帝国主义的掠夺、矿难与工人运动以及近代煤矿的开发与城市的发展等几个重点研究方向。除此之外,在对近代煤矿业发展的总体和分区研究上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总的来说,我国近代煤矿史的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在资料建设及研究内容、研究理论方法等方面,也有待于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119.
对创意农业进行了概念的诠释,提出"创意农业全景产业链体系框架"。在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泉州创意农业发展条件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泉州创意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2)总体规划,科学定位;(3)培育龙头,壮大产业;(4)弘扬文化,打造高地;(5)培育品牌,开拓市场;(6)拉长链条,构建集群。 相似文献
120.
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生态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在面临全球性人口增长、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下,经过对传统发展模式的深刻反思后作出的必然抉择。以人类需求与资源环境的现状为切入点,在生态文明与产业结构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后指出,产业结构升级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指导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方向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发展特色产业,形成特色经济;二是依靠科技创新,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三是重视循环经济的作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