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129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587篇
社会学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丁为祥 《文史哲》2007,(6):114-121
在中国哲学中,告子一直以"生之谓性"著称于世。这一观点,一方面依赖其逆向溯源的探索路径,另一方面则是主客对待的认知方式作用的结果。在这一基础上,"生之谓性"与"食色,性也"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的结论。孟子则始终坚持超越的维度,并以主体体认的方式把握人性——此分歧、争论之所以形成。在中国人性论的发展史中,虽然历代儒家都以继承孔孟自居,实际却主要继承了告子的观点;而由"生之谓性"所表现的真、善两属以及其无善无恶而又可善可恶的人性发展观所蕴含的善之根源究竟何在的问题,就是告子"生之谓性"给我们所提出的最深刻也最有意义的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72.
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成就的重要历史经验,贯穿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征程,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致力于全人类解放的宽广胸怀、雄心壮志、坚定信念和战略思维方式,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自觉和责任担当。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包含了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的历史逻辑,包含了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持和发展的理论逻辑,涵盖了党对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担当和作为的价值逻辑。坚持胸怀天下体现了党的全球视野,具有深厚的世界意义,有助于推动回答世界之问“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有助于推动回答时代之问“人类向何处去”,有助于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同时,坚持胸怀天下在新时代要求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坚决维护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关切人类前途命运,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和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73.
郭建宁 《创新》2007,1(1):83-86
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实质是利益调整引起的利益失衡,说到底是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形成能够全面表达社会利益,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协调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本文首先探讨了利益、利益矛盾、利益分析法与利益协调机制,接着具体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的利益矛盾,然后论述了当前协调利益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4.
张进 《唐都学刊》2003,19(4):90-93
苏轼文化人格往往呈现为矛盾的两个方面极情感奔放,又极理性涵养;极刚褊孤介,又极仁厚平易;极超然脱俗,又极寻常入俗;极参透生命,又极珍重生命.这种矛盾及其统一,缘自他对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吸纳,缘自他人生理想与人生目标的双重性.也正由于此,使得他的文化人格更具丰富性,更具魅力.  相似文献   
75.
吕特 《云梦学刊》2004,25(5):8-10
《离骚》与《史记》的内在精神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烈的抒情特征,一是尚“奇”的审美追求。形成这种内在精神一致性的原因,一方面是司马迁与屈原都具有“发愤著书”这一共同的创作动因,另一方面是司马迁深受楚文化及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76.
对传统矛盾观理论创新的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坚毅 《齐鲁学刊》2006,1(4):131-134
传统矛盾观是有缺陷的,人们对其提出了商榷意见,并阐述了许多新的观点:三方构成矛盾;矛盾有中间;存在中间矛盾;矛盾本质三位一体;矛盾现象三种形态;正中反论;同异反论;鼎立统一观;立体矛盾观。所有这些创新观点,极大地丰富了矛盾理论,在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7.
九世班禅与十三世达赖失和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赖、班禅两大活佛系统,同领藏传佛教格鲁派。清中叶以前的历辈达赖、班禅均能彼此相安,和好相处,各执领地。然而到了清朝末年,在多方因素的制约下,双方产生矛盾并不断升级,最终九世班禅与十三世达赖关系破裂。其矛盾演变结果,对近代西藏地方的发展和中央与西藏地方的关系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8.
《三分法论纲》十疑——与庞朴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怡翔 《唐都学刊》2002,18(3):16-17
庞朴先生的《三分法论纲》所提的“三分法”不是辩证法的普遍形式 ,而只适用于形式逻辑的反对关系。从矛盾关系来说 ,事物只能二分 ,即一分为二  相似文献   
79.
网络思想教育的内质规定与表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雪开 《学术交流》2002,(6):155-157
在网络思想教育中 ,应明确教育者主体地位与受众客体地位的内质规定及其表现特征。这对于积极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 ,更好地加强网络思想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0.
开发阶段绩效风险和实施阶段绩效风险是信息系统开发项目中两个重要的中介变量,它们调节了项目内在不确定性和管理实践对项目绩效的影响.在项目不同阶段,绩效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不同的.在开发阶段,主要影响因素是项目计划和控制、内部整合和用户参与;在实施阶段,主要影响因素是用户参与和高层支持.另外,用户参与直接地正向影响产品绩效,但对过程绩效没有直接影响.过程绩效对产品绩效也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