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81篇
  免费   292篇
  国内免费   78篇
管理学   38篇
民族学   123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6篇
丛书文集   1125篇
理论方法论   316篇
综合类   6862篇
社会学   224篇
统计学   126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422篇
  2013年   379篇
  2012年   469篇
  2011年   571篇
  2010年   495篇
  2009年   478篇
  2008年   588篇
  2007年   674篇
  2006年   737篇
  2005年   618篇
  2004年   618篇
  2003年   591篇
  2002年   482篇
  2001年   412篇
  2000年   223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1.
洛克论宗教宽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克的《论宗教宽容》,是现代西方处理宗教冲突的基本理论依据。但新近发现的文献表明,洛克早年是反对宗教宽容的。本文将洛克对宗教宽容的几次讨论放在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宗教冲突的政治背景之下,指出洛克前后期虽然主张不同,但都遵循同样的理论基础,即《第二篇政府短论》中提出的神法—人法—兄弟法—私人法的法律结构,只是针对英国现实问题,在这一框架当中适当调整。无论他主张宗教宽容还是不宽容,目的都是为了清除天主教在英国政治中的势力,围绕圣公会建立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他晚年与普洛斯特有过多次争论,但所涉及的并不是原则性的分歧。我们今天思考宗教冲突与宽容问题,应该看到洛克宗教宽容思想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2.
哈贝马斯法律有效性两个向度之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因何有效是法律思想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哈贝马斯通过分析法律有效性的两个向度即事实有效性和规范有效性各自的渊源、相互间的张力及其表现,从而在法律自身的属性上找到法律有效性的根据,并深刻论证了法律与道德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补充的道理。  相似文献   
113.
家族企业作为一种在现代私营经济中普遍存在的企业组织形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相对于其他企业组织形式的优势。作为中国经济体系中极其活跃的力量,大部分家族企业已经或即将面临下一代的继任问题。本文提出研究家族企业继承问题的意义,分析传统的血缘继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就接班人的选择及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4.
地方院校法学本科教育的现状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2000年以来河南省法学本科招生院校、培养目标、学生数量、师资力量、课程建设和就业情况及其发展变化的调查发现,地方院校的法学本科教育普遍存在专业定位模糊、培养目标单一,教学忽视应用、实践环节虚化,办学条件薄弱、质量控制缺位等问题,教育质量堪忧,亟须实现教学由法条释义向综合应用,定位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培养模式由大一统向分类培养、特色教育的转变,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依法治国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5.
国际私法主要研究的是如何解决法律冲突的问题,即法律适用或法律选择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制度,就是国际私法中的冲突规范。自国际私法产生以来,发展出了各种各样关于冲突规范的学说。在19世纪以前,国际私法冲突规范学说是以法则区别说为核心的。19世纪,德国法学家萨维尼提出了法律关系本座说。冲突规范在经受了20世纪初期美国现实主义法学派学者的批判之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萨维尼的理论再一次受到重视,导致了冲突规则回归的潮流。冲突规范的发展变迁证明了其存在的必要性与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116.
商标法具有保护商标专用权的目的,具体体现为商标法中保护商标专用权的原则和制度.保护商标专用权是商标立法的基础和核心.保护消费者利益也是商标立法中调整商标关系的一项基本准则.商标法的重要目的还体现在保护合法竞争、促进有效竞争,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制止不正当竞争和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方面.研究商标法的目的,有利于深刻地透视商标法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17.
经济法教学实践性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行高校经济法教学模式一般只注重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经济法学原理和相关法律知识,却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造成教学和现实的脱节,同时也面临着学科自身发展瓶颈与学生就业前景暗淡的尴尬.针对经济法课程新、专、广的特点,本着培养学生经济法法律意识和法律实践能力的目的,从教学环节入手,以实践性理念为指导来设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构建经济法教学的实践性模式,不失为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118.
中西方学者对宪政概念的阐释都呈现出多重视角.所不同的是,西方学者对完政概念的研究往往从单一维度进行,小切口而深分析,有大量可资借鉴的元素;中国学者之宪政概念往往是一个整合性概念,多维度但欠深入,有必要予以反思和整合,进而重建.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基础,以民主为基石要件,以法治为制度框架,以控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为核心主线,以有限政府为基本精神,以人权为终极目标,以程序为实现方式的政治形态和政治过程.  相似文献   
119.
缺失文化底蕴和急于事功是当今花鸟画坛存在的隐忧.湖南画坛三老 :王憨山、易画境、欧阳笃材,苦追传统数十年,至晚年方各创新路独树一帜,是继承和创新的样板.继承是创新的出发点,创新是目的.思想、生活、技法是创新的三大法宝舍此别无坦途.  相似文献   
120.
法治作为一个历史概念,既具有普适性,又具有地方性。对源自西方的法治概念作中国情势解读,它在组成形态上包含私法之治、私法的公法之治、公法之治三部分。法治视野下的行政体制改革的使命,实质上就是要在行政领域实现行政法治;作为互动的另一面,行政体制改革应当从观念变革和法律制度完善两个方面对法治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