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81篇
  免费   292篇
  国内免费   78篇
管理学   38篇
民族学   123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6篇
丛书文集   1125篇
理论方法论   316篇
综合类   6862篇
社会学   224篇
统计学   126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38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422篇
  2013年   379篇
  2012年   469篇
  2011年   571篇
  2010年   495篇
  2009年   478篇
  2008年   588篇
  2007年   674篇
  2006年   737篇
  2005年   618篇
  2004年   618篇
  2003年   591篇
  2002年   482篇
  2001年   412篇
  2000年   223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指出目前我国高校法治理念教学中,存在忽视法律基础知识学习;侧重条文灌输,忽视法律意识培养;用义务本位代替权利本位;理论脱离实际等认识上和实践上的误区,通过对这些误区的研究和防范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相似文献   
132.
分析了加强法制教育、进一步培养生长干部学员法制权威意识的必要性,指出了目前军队院校法制权威教育中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教育模式较落后、缺少专业军事法律人才培养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军队院校法制权威教育应从统一思想认识、普及法律意识和规范教育体系等三个层面做好工作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3.
立法正确的神话诞生于近代西方工业化的扩展和民族国家的形成,以新国家学说所主张的形式与内容相分离为理论基础。首先,它主张立法形式的正确性,要么将立法内容交由权力决定,使恶法亦法成为题中应有之义;要么认为内容出自形式,这纵然令人向往,但终究是个神的问题。其次,它假定立法内容的正确性,立法者不颁布卑鄙的法律,德国民族社会主义的立法实践,使这一假定成为彻底破灭的神话。立法正确的基本神话,可推出另外两个神话:⑴禁止法官造法和准确把握立法原意;⑵启蒙百姓懂法。同样,这两个神话也是永远不能实现的。文章还探讨了立法正确的神话破灭后之可能出路:一是人民的反抗权难题;二是法官如何以理释法。  相似文献   
134.
申遗越来越火热,世界遗产及其保护主体的问题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一问题的厘清,关系到遗产保护工作中的权责、动员和参与性等问题。通过对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背后的理念根源进行梳理,从比较宏观、中观的层面来分析世界遗产地及其保护的主体。  相似文献   
135.
社会的发展已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农村秩序,使农村法治陷入困境。针对造成该困境的原因,我们可在法律信仰、法治秩序主体、行政司法体制、民主参与机制等多方面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136.
在对英美法系物权变动模式进行类型化论述的基础上,比较分析契据移转与物权行为理论。提出英美法中的契据交付作为一种单方行为具有独立性和无因性,但由于英美法系特有的普通法与衡平法二元法律体系,使得英美法系的不动产物权变动表现出既有意思主义的一面又有形式主义的一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7.
法治型政府成为十年政府改革的目标之后,亟待从理论上对法治政府的内涵、目标体系及实践路径加以解读。其中,法治、政府、法治国家、法治社会、依法行政、法治行政等范畴的厘清成为体认法治型政府内涵的理论前设。以此为基础,政府职能、权限、行为与主体的法治化共同支撑起法治型政府的目标体系。在目标指引之下,坚持价值整合与制度创新、主体自律与他律监督、内部自发与外部促动的结合路径,法治型政府的构建才具有达致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8.
This research seeks to understand the factors that lead nation‐states to ratify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treaties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despite their potential cost for state sovereignty. We argue that normative pressure from international society, along with historical contingencies during the Cold War, encouraged many states to ratify these treaties. We present an event‐history analysis of ratification of seven key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treaties in 164 countries in the period between 1965 and 2001. The results lend support to the world society argument as well as to our historical argument and also specify that normative pressure and imitation have been important factors shaping states’ decisions to ratify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treaties.  相似文献   
139.
从梅因著名的论断开始,阐述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的转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并着重从政治、经济、思想上论述我国正在开始从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转变,并提出在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转变过程中,我们青年应该具备的几个意识。  相似文献   
140.
本文从大学生公民意识缺乏的现状出发,探寻其背后的传统教育弊端;并在强调公民教育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法律教育因其本身具有的特点与公民意识的培养存在较强的耦合,进而探寻了法律教育在公民意识方面可发挥作用的四种途径,以达到为现代公民社会提供具有高素养人格主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