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1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10篇 |
理论方法论 | 2篇 |
综合类 | 155篇 |
社会学 | 1篇 |
统计学 | 3篇 |
出版年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针对曲肘式注塑机短连杆与十字头轴孔配合接触部分容易发生疲劳失效状况,以短连杆与十字头轴孔配合接触
对为研究对象,应用有限元法通过等效简化建立有限元接触模型。充分考虑轴孔配合表面接触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影响,
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中的非线性有限元仿真方法,数值计算并分析了不同作用力、不同摩擦系数下接触面的接
触状态。结果表明,轴孔配合在轴受作用力变形后,接触面出现应力集中,接触应力与摩擦应力由轴外侧往内侧逐渐递
增,为分析轴孔配合接触失效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72.
用486微机作上位机、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Controler,以下简称PC)作下位机建立两级控制系统,并通过RS—232C异步串行通讯接口连接上下位机,实现了挤出过程逻辑程控和型坯形状、壁厚控制以及中空塑料容器吹胀成型控制;介绍了中空吹塑成型的基本原理、控制系统构成、间隙式型坯壁厚控制器结构,并给出了上下位机串行通讯程序流程;对软硬件设计、调试和系统可扩展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3.
从基本的渗流理论(保角变换、镜像反映、叠加原理等理论)出发,推导出了三种水平井九点井网产能计算公式,并与电解模型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计算公式具有一定的精度,完全可以满足工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74.
为了解决实际生产中注塑制品收缩性能难以控制的问题,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利用注塑成型模拟软件Moldflow
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到不同工艺条件组合下的POM(聚甲醛)矩形长条试样成型收缩率的数值,以及模具温度、熔体
温度、注塑速率、保压时间、保压压力和冷却时间6个工艺参数对制品成型收缩率的影响及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保压时
间、熔体温度和模具温度是影响注塑制品成型收缩率较大的3个因素,对控制制品的收缩最为有效。 相似文献
75.
孙建新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21(7):27-28
讨论了集成CAE系统的几个共同特征域独立,透明,并行与平滑.同时考虑了这些特征与接口标准化,安全性,设计最优化,界面可视化之间相应的关系. 相似文献
76.
以工控机作为数字控制器,采用非线性数字PID算法和脉宽调制(PWM)原理,通过固态继电器(SSR)来控制注塑机料筒温度,实现了料筒多变量加温系统解耦控制,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冷、热态工况温度控制精度分别达到±2.0℃和±.5℃. 相似文献
77.
在油藏周期注水开发中,毛管的驱替和吸入过程是交替进行的。如果吸入过程的时间很短,吸入过程就无法完全达到平衡,致使流体交换不充分。基于此,引入吸入过程平衡时间的概念,利用一维岩芯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实际油藏周期注水吸入过程机理,并研究了油水黏度比、毛管力、含水饱和度等参数对吸入过程平衡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水黏度比过大、毛管压力差太小及高的含水饱和度都会造成平衡时间增加,使实际周期注水中的吸入过程无法达到平衡,致使周期注水效果变差;特别是在高含水阶段,由于含水饱和度高、毛管力小,吸入过程达到一次平衡所需时间长,致使高含水饱和度情况下停注时间远小于吸入过程平衡时间,从而造成周期注水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对周期注水吸入过程机理的研究为油藏周期注水合理工作制度的制定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78.
研究了汽油机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将计算机管理的电子控制回路与传统的化油器的性能进行了比较。指出了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相结合是今后汽油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9.
80.
本文研究对象为注塑机料筒加温系统,针对该多变量(例如4输入、4输出)系统相邻加热段之间存在较强的耦合作用,提出了一种简单、直观且易于工程实现的解耦方法,使得仅依据各通道之间的输入、输出值,便能够实现类似无耦合单通道控制.该算法经实验验证,获得了理想的控制效果,显示出较大的工程实用价值及深远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