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34篇
  免费   420篇
  国内免费   143篇
管理学   64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59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55篇
丛书文集   1740篇
理论方法论   364篇
综合类   10785篇
社会学   371篇
统计学   76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184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227篇
  2015年   269篇
  2014年   778篇
  2013年   594篇
  2012年   880篇
  2011年   975篇
  2010年   805篇
  2009年   845篇
  2008年   865篇
  2007年   1056篇
  2006年   1092篇
  2005年   901篇
  2004年   914篇
  2003年   977篇
  2002年   730篇
  2001年   625篇
  2000年   267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探讨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演进及其渊源承继关系 ,有助于理解知识管理的内涵。分析表明 ,整合组织内显性和隐性知识以利于创新和提高组织整体智能是知识管理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2.
科技创新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竞争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本文结合州情,从五个方面探讨了自主创新与消化创新相结合的恩施州科技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23.
目前 ,综合院校高师教育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 ,综合院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在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体系、职前职后教育培训一体化和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加强改革和创新 ,切实保证高师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4.
从知识经济的角度,论述了高校体育创新的必要性;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述了体育观念创新的前瞻性;从体育科学的交叉角度,论述了体育创新的兼容性。提出了在创新的思维形式上应将跨越式思维、跳跃式思维与渐近式思维相结合;在创新的方式上应将模仿、引进创新与合作或自主创新相结合;在创新的内容上应将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教学方法创新相结合。  相似文献   
25.
论我国技术创新面临的体制障碍及其解决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技术创新严重受制于体制滞后所造成的体制障碍。现有 体制不仅阻碍了创新主体的培育、造成了技术创新的资金瓶颈、影响了创新成果的价值实现 、制约了基础研究对技术创新的有效供给,还缺乏对技术创新人才的激励。为促进技术创新 ,就必须消除体制障碍,进行体制创新。体制上的创新至少应包括:国有企业体制创新、投 融资体制创新、技术市场体制创新,科教管理体制创新、以及分配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26.
一个国家的金融状况反映了它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程度,并 对一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演进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力。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证券市场制度 创新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金融深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经济增长,而且有助于证券 市场制度的创新。而经济增长和证券市场制度的创新又可以促进金融深化。  相似文献   
27.
开发我国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 ,一个国家竞争能力的强弱主要依赖于创新 ,而创新源于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笔者从分析影响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的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入手 ,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开发我国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8.
论创新思维的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新是人类的本质特征 ,在人类创新的实践中 ,创新思维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 ,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创新思维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与规律在思维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是多种思维要素相互协调作用的结果 ,它有着坚实的物质基础、心理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29.
近代中国整合中西文化冲突的价值选择模式及现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文化变迁的过程 ,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中西文化的冲突与整合的过程。为整合中西文化冲突 ,近代中国先后采取了文化传统主义、文化折中主义、文化虚无主义与文化综合创新等价值选择模式。近代文化整合的经验教训启示我们 ,在新时期文化建设问题上 ,必须正确处理文化的一元与多元、整体性与可分性、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坚持走综合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30.
一般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文章通过对高等学校分类、定位的介绍,提出了一般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差异而多元化,即以应用型、复合型为主体,以研究型为激励,以技能型为补充。按照强化基础、拓宽专业、突出能力、注重创新、提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模式实施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