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7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44篇
管理学   197篇
民族学   55篇
人口学   49篇
丛书文集   438篇
理论方法论   206篇
综合类   2668篇
社会学   211篇
统计学   37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202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297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232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阐明了行政伦理的含义、内容;分析了行政伦理失范的原因,探讨了加强行政伦理建设的有效途径,即制度化自律和道德驱动自律的有机结合。制度化自律实现途径为:完善公务员的任免机制;完善法律、行政、政党、舆论和群众监督机制。道德驱动自律的实现途径为:加强行政伦理教育和行政伦理修养。  相似文献   
162.
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空间演变趋势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空间马尔科夫链方法分析了我国区域差距和经济发展的空间效应及演变趋势,发现地理背景对经济类型转移具有显著影响,区域经济类型不会发生明显的跃迁,经济增长存在空间相关性和路径依赖性。然后,利用Kernel密度分布法提供了同时考察经济增长及区域差距的新分析框架,从经济增长分布演进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原因。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差距扩散的动力来源于效率改进而非要素投入。  相似文献   
163.
试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科范式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式理论对高等教育管理学科建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学科建构首先应明确学科性质、研究对象、逻辑起点等若干问题,其次还要科学地处理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学科逻辑取向与问题取向、经验研究与实证研究等系列关系。从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科的发展及所存在不足来看,当前高等教育管理学科建构可能的范式选择应重点考虑政策分析和院校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164.
克孜尔石窟中的佛传图、本生图、交脚像、焰肩像、禅定像、化佛像,包含着典型的犍陀罗艺术元素,其画面组织、人物动态及表现手法都全部或部分地来源于犍陀罗艺术,然而又有着某些细微的变化。通过对克孜尔石窟壁画和犍陀罗浮雕图像的比对,找出犍陀罗艺术元素在克孜尔石窟中的嬗变与重建,考察克孜尔石窟在艺术汇流中的抉择,明确犍陀罗艺术的地位,并探讨图像转变背后的历史文化成因。最后,对犍陀罗艺术元素传入龟兹的路线和方式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165.
政府机构改革要顺利实现改革目标,首先必须立足于三个基点削减机构,精简人员;强化政府能力,提高政府效能;顺应世界潮流,增强国际竞争实力.必须紧紧围绕转变政府职能这个核心,采取以下改革对策;改革片面强调上下对口的病态格局;行政编制约束硬化;全面改革,整体推进;改革人事体制,完善公务员制度;规范,依法巩固.  相似文献   
166.
现代法律实证主义理论认为法律实证主义与自然法的二元对立并没有揭示任何重要的真理。现代法律实证主义已经放弃了传统法律实证主义的拒绝价值、拒绝正义的僵硬立场,而是选择了接受现代自然法的合理因素。制度法律理论是现代法律实证主义理论的一种。这一理论对现代自然法观念的接受从法律实证主义这一方面体现了当代自然法和实证法的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7.
文章涉及的问题有三:一,大众文化经过了Popular Culture→Kitseh→Mass Culture→Culture Industry→Popular Culture的概念之旅,其中隐含着西方学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大众文化的认识、定位和价值判断.二,大众文化经历了从新兴文化到主导文化、从上层建筑到经济基础、从中产阶级文化到青年亚文化的演变过程,这意味着当今大众文化的构成、生产与消费机制等等已发生了种种变化.三,与此相对应,大众文化研究的姿态走向了公允平和,理论方法走向了多元共生,关联语境走向了后现代主义,聚焦领域走向了媒介文化,由此也带来了大众文化理论的不同景观.但无论如何变化,西方大众文化理论差不多都可看作“批判理论”、“文化研究”和“符号学”的变体.  相似文献   
168.
新中国科技政策的发展进程经历了奠基、成熟、停滞、变革等四个阶段,形成了注意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发展科学技术、注意从中国国情出发发展科学技术、坚持自力更生走中国特色科技发展之路等特色。  相似文献   
169.
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的组织惰性研究零散地分布于管理理论各学派的论述中,侧重于组织内部因素的分析;之后的组织惰性研究获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随着组织生态学、新制度组织理论、新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等学科的发展,基于组织演化的组织惰性理论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对组织惰性的内涵、生成与克服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0.
道格拉斯.诺思的产权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构成部分,他认为产权制度是经济制度的基础制度,产权的交易可以改进资源的配置,一种能够提供个人刺激的有效的产权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诺思的产权理论对我国经济增长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