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523篇 |
免费 | 186篇 |
国内免费 | 11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18篇 |
劳动科学 | 2篇 |
民族学 | 54篇 |
人才学 | 2篇 |
人口学 | 39篇 |
丛书文集 | 597篇 |
理论方法论 | 209篇 |
综合类 | 3576篇 |
社会学 | 884篇 |
统计学 | 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118篇 |
2022年 | 103篇 |
2021年 | 102篇 |
2020年 | 149篇 |
2019年 | 147篇 |
2018年 | 146篇 |
2017年 | 118篇 |
2016年 | 134篇 |
2015年 | 137篇 |
2014年 | 287篇 |
2013年 | 367篇 |
2012年 | 329篇 |
2011年 | 335篇 |
2010年 | 297篇 |
2009年 | 288篇 |
2008年 | 277篇 |
2007年 | 376篇 |
2006年 | 376篇 |
2005年 | 315篇 |
2004年 | 280篇 |
2003年 | 294篇 |
2002年 | 215篇 |
2001年 | 215篇 |
2000年 | 116篇 |
1999年 | 52篇 |
1998年 | 38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37篇 |
1995年 | 30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传播研究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振亭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0(4)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新闻传播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从进入学术场域的研究者来看,经历了从拥有实务资本到拥有学术资本的变化.在研究内容上,学术积累不断增加,学术意识得以张扬.研究方法也从单一的思辨研究变得多样化.建构学科体系,推进新闻改革则是30年来新闻传播研究效果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02.
传播学科的兴起:一段重新阐释的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翼青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1)
传播学学科建立之初,选择了以哥伦比亚学派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而不是芝加哥学派的传播研究范式.尽管哥伦比亚学派无论在理论与方法上都不能说更有优势,但其理论成果更容易被意识形态所用,其定量方法更容易为当局的决策提供证据,其研究范式更容易划定传播学科的边界并为该学科带来更多的资源,因此,急于为传播学奠定专业主义边界的施拉姆不假思索地选择了哥伦比亚学派.然而这一选择导致了传播学不但受到意识形态的高度控制,而且也有一套极其保守和封闭的学科规训,这一切使传播学科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就不断受到合法性的质疑. 相似文献
103.
构建了信息沟通环境、信息沟通能动体、信息通道、信息元、目标集五要素,以界定信息沟通的流程来开展信息沟通机制研究。在目标集的界定中引入信息论中的条件熵和相对熵,构建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时效性监测指标和质效检测指标。根据信息沟通机制的分析过程,期望辅助商业银行能更加合理的分析或解释操作风险管理中出现的各种信息沟通现象和问题,填补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信息沟通机制方面的空白。 相似文献
104.
105.
作为想象空间的“绿色”词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园晃司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4,32(2):64-66,70
伴随着西方绿色运动的兴起,以及中国国内环境意识的加强,"绿色"一词开始在新时期的现代汉语里频繁出现.它以全球化条件下产生的"情报"与"环境"两大主题为背景,借助于文字的推动力量,营造了一个可以"想象的空间".这个空间的扩展带来的后果便是,产生了一系列有关绿色的新词语,同时这些词语又对文化乃至意识形态产生影响.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新时期语言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06.
田松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1):46-52
民间科学爱好者是比较普遍的一种社会现象。作为在科学共同体之外从事所谓科学活动的特殊群体,他们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业余科学爱好者”。民间科学爱好者的行为方式和心理存在很多共性,其最大的外部特征是不能与科学共同体进行正常的交流。他们只有偏执性的心理倾向,由此可以对他们的某些外在表现如顽强刻苦、自我崇高进行解释。他们的行为从外部看类似于行为艺术,从内部看,也可以解释为某种无意识的巫术心理。对民科现象做进一步的解读,可以为理解科学、公众与社会的关系提供一个新的维度,也可为科学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7.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语用失误而导致的交际失败时有发生。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来自于交际的各个层面,如语言表层、文化、思维等。其次,作为心理认知活动,跨文化交际是一个动态选择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交际者依据自身的认知语境系统对交际中相关信息做出对比、分析、判断,这就要求交际者通过语言对比、文化积累、思维训练等方式完善认知语境的网络系统,由此实现规避语用失误、提高语用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8.
张妍岩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2):109-114
新加坡英语和香港英语在许多方面具有共性和差异,在词汇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新加坡英语的构词方式主要包括借词、译借词、杂交词、创新词和习语等五种,而香港英语则较少出现杂交词,借词的种类也相对单一。新加坡英语和香港英语在词汇方面的异同体现了英语与本土语言文化的交融,也反映了两地社会生活、语言政策、身份象征等因素对英语使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9.
中医教育走向国际是中医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目标。由于中医、西医具有不同的理论体系、认知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中医教育走向国际必然面对一个重要命题:如何让外国人更准确地认知、理解、认同中医的医学、医术、医道,推动中医及其文化价值的国际传播,促进世界医学的发展。本文立足跨文化的视角,通过外国留学生的眼睛来问诊中医教育国际理解的困境与出路。 相似文献
110.
谭旭虎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美国著名汉学家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从文化认知、文化比较的研究视域出发,对孔子进行了跨文化解读与传播。在史景迁“去偶像化”的观照方式下,孔子被解码、建构为具备鲜明个性特质的人文主义者及令人尊重的教育者形象。同时,史景迁致力于厘清西方一般认知中对孔子及其思想的诸多误读,并努力唤起西方受众对孔子当代意义的认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