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8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34篇
管理学   106篇
民族学   23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61篇
丛书文集   210篇
理论方法论   115篇
综合类   1535篇
社会学   152篇
统计学   1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63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消费是人类经济增长最初也是最终的目的,单纯为了经济增长速度、为了增加就业、为了出口创汇等,可能脱离经济发展的消费目的,未必有利于真正的经济增长。新时期中国理想的经济增长必须考虑以下六个制约因素,即居民增长的消费需求、资源的供给、环境容量、国际竞争力、科技创新和制度。关键是突出消费作为增长的目的,抛弃狭隘的速度思维,将环境保护放在首位,以分配公平为前提,建立有责任约束的经济增长机制。  相似文献   
42.
以全国221个村庄所获得的4年调查数据作为研究基础,对"家电下乡"政策的消费效应予以评估和分析。调查表明,家电下乡政策消费效应的最大特征是农民消费需求的释放,其中包括全国消费总额的上升,户均消费额增幅达到8成,全国各地消费总量和户均消费数量的增加。但家电下乡政策的消费效应在实践中也遇到了持续性疲软的难题,如农民收入的限制作用,农民购买下乡产品比重偏低,政府补贴额和补贴程序不足,政策宣传和解说不到位。为了使家电下乡政策的消费效应持续起效,必须不断完善政策,使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惠真正落实到农民身上。  相似文献   
43.
ABSTRACT

Based on a reflexive and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citizen protests that pervaded Brazilian cities in June 2013, in this article we argue that a significant part of the demonstrators’ dissatisfaction took the form of a new politics of consumption with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the subversion of the culture jamming concept by citizens and by corporations. Our main contribution is to provide the Brazilian protests as an illustration of a new politics of consumption, where ‘citizen-consumers’ direct their dissatisfaction toward the government using tactics that, historically, were considered counter-hegemonic and directed to the market, as is the case of the culture jamming. Likewise, the corporations present themselves as partners of those citizen-consumers. Mobilizing a dialectical reasoning, our results invite readers to reflect on the ambiguities among politics of consumption and culture jamming, and the challenges they bring to 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  相似文献   
44.
While public expenditure on health care and long‐term care (LTC) has been monitored for many years in European countries, far less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financial consequences for older people of private out‐of‐pocket (OOP) expenditure necessary to access such care. Employing representative cross‐sectional data on the elderly populations of 11 European countries in 2004 from the Survey of Health, Ageing and Retirement in Europe (SHARE), we find that OOP payments for health care and LTC are very common among the elderly across European countries and such expenditures impact significantly on disposable income: up to 95 per cent of the elderly make OOP payments for health care and 5 per cent for LTC, resulting in income reductions of between 5 and 10 per cent, respectively. Failure to prevent financial ruin, as a consequence of excessive OOP payments, is evident in 0.7 per cent of elderly households utilizing health care and 0.5 per cent of elderly households utilizing LTC. Those particularly concerned are the poor, women and the very old.  相似文献   
45.
在国际传媒生产贸易中,传媒产品消费的本质就是价值认可式的精神性消费,在自愿获得消费物的消费中,得到精神与心灵上的满足,实现对一国传媒产品的最优化接受。由此本质出发,总结了消费的六种类型,在分析梳理其逻辑关系的基础上,论证了消费在国际传媒生产总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46.
德莱塞笔下的新女性形象——嘉莉妹妹的个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文学史上,德莱塞塑造的嘉莉妹妹一直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形象.本文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新兴消费文化和新女性崛起这一特定社会历史背景出发,从自我实现、自主选择、自我塑造三个方面尝试解读嘉莉妹妹这一形象在个性上表现出的新女性内涵.  相似文献   
47.
消费文化转型的激励机制与“两型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文化具有引导、凝聚和激励的社会效应,实现消费文化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对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构建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在明确"两型社会"消费文化转型取向的基础上,探求消费文化转型的激励机制,以期对推动"两型社会"的构建进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8.
水果和蔬菜是为人体提供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营养元素的重要农产品,我国居民饮食中普遍存在着能量相对过剩、果蔬摄入量不足的问题。以人体膳食均衡为研究视角,研究我国果蔬消费趋势和结构优化问题,结果表明:按照当前的消费趋势发展,我国居民营养摄入不足与过剩同在的问题依然无法得到解决;我国政府在制定水果和蔬菜战略布局的决策中,应综合考虑人体的膳食营养均衡和未来市场营养需求,以实现我国果蔬产业布局优化;消费者在进行水果和蔬菜消费购买行为时,应在营养膳食均衡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消费。  相似文献   
49.
非理性消费已经成为零售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认为顾客非理性消费行为是受到内在的、最本质的特殊顾客需要驱使而产生的不合理行为,揭示了驱动顾客非理性消费行为的顾客需要,并探讨了情绪状态因素调节顾客需要与顾客非理性消费行为关系的作用机理。基于416份问卷的调查结果,社交需要、释压需要和求廉需要是驱使顾客产生非理性消费行为的主要内在动因,情绪对特殊的顾客需要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旨在丰富顾客非理性消费行为的知识,为商家实施目标营销、新服务开发提供重要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0.
运用我国1983—2012年的数据,通过实证分析考察了可支配收入、教育水平、金融发展和政府文化事业支出对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长期均衡分析结果表明,教育水平和金融发展对我国居民文化消费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教育水平提高1%,居民文化消费增加0.454%;金融机构信贷提高1%,居民文化消费增加0.363%;可支配收入和政府文化事业支出对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不显著。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可支配收入冲击对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在短期由正向转为负向,教育水平冲击和金融发展冲击对居民文化消费短期具有正向影响,政府文化事业支出冲击对居民文化消费短期具有负面影响。根据实证分析的结论,文章提出了扩大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