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1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94篇
民族学   39篇
人口学   28篇
丛书文集   251篇
理论方法论   157篇
综合类   1321篇
社会学   276篇
统计学   10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28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智障青少年的社会交往能力低下,严重阻碍着他们融入社会、独立生活,而小组工作方法是培养智障青少年社会交往能力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从社会工作的专业视角出发,依据智障青少年的相关特点,结合小组工作实践,归纳小组活动的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2.
唐代的民族交融与政治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朝前期民族融合与发展 ,体现出唐朝前期的强盛局面 ;但是“安史之乱”以后 ,地方分离与民族分化则成为另一种现象 ,并最终导致五代十国的分立局面。其原因表现在多方面 ,但王朝集权的削弱 ,无疑是最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73.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相似的历史背景下,他们提出了"中庸"思想.在其教育主张中,"中庸"思想充分体现在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中庸"之道的统治者之中,他们还确立了因材施教、注重道德实践、循序渐进以及美育与德育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74.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欺诈例外原则是为了避免信用证欺诈,在肯定信用证抽象独立原则的基础上产生的。分析了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产生及理论基础,重点探讨了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范围、行使主体和举证责任三个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75.
随着时代的变化、研究主题的转换,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典型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的理论形态也经历了异化理论、物化理论到技术理性批判理论等诸形态的演进.但从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主要代表人物哈贝马斯开始,这种一以贯之的"意识哲学"基础的理论演进却发生了转向.哈贝马斯在克服传统社会批判理论不足与"重建历史唯物主义"时创建了交往行为理论.交往行为理论的创立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一次范式转变,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启示.  相似文献   
76.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师生互动模式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是围绕课程实践教学目的而展开的师生之间、教与学之间平等对话和双向交流的动态过程,它已成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时空同一师生互动、时空分离师生互动和超时空师生互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师生互动的三种基本模式,它们各自发挥着独特而又互补的重要作用。而坚持以人为本和"两个为主",则是充分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7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全球化引起了世界范围内不同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当代人的民族国家意识。全球化进程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关键是我们要提高重视、抓住契机,立足于本国现实,紧密结合全球化的实际,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大力推进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相似文献   
78.
驻村帮扶是国家推进脱贫攻坚战略有效落地的重要机制,并延续到乡村振兴时期。帮扶实践中的干部与农民互动实质上体现为干部动员和农民参与,而动员与参与的协调、匹配程度对帮扶绩效和乡村治理效果产生影响。基于此,本文构建“动员-参与”协同性与乡村治理有效性的关联性分析框架,以辽宁省3个村庄为例,对帮扶实践中驻村干部与农民的关系互动及其内在逻辑进行研究,进而为驻村帮扶机制的有效运作提供智力支持。研究表明:(1)驻村干部的回应性动员与农民的治理性参与共同形成高协同性的积极互动;驻村干部的行政性动员与农民的维权性参与则形成互动缺失下的冲突状况;驻村干部的回应性动员下农民仍然不参与,主要是能力不足导致;驻村干部的行政性动员下农民不参与则主要是缺乏参与意愿。(2)驻村干部动员的回应性与农民参与的治理性产生关联,并共同影响“动员-参与”协同性;“动员-参与”协同性对关系互动有效性产生正向影响,并共同促进乡村治理的有效性。(3)从消极互动到积极互动的核心转化机制在于提高驻村干部动员的回应性,进而促进农民的治理性参与,激活村庄内生资源禀赋,最终达致高度协同、积极互动、治理有效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79.
本文通过对国内12 个学术期刊认证微博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目前微博在我国学术期刊领域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我国学术期刊微博的总体影响力不高,微博信息孤岛现象较为严重,学术期刊的微博管理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升.今后应积极通过提升微博管理能力,强化微博内容管理,合理应用微博语言与不断拓展网络关系等途径,实现我国学术期刊管理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80.
落实和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有许多制约因素,既有体制内因素,又有体制外因素。落实和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是一个推拉相助的合力过程,首先是一个上下互动的过程;其次是一个市场驱动的过程;第三是一个社会推动的过程。落实和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主动权在政府,正确处理政府与学校、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放权与控权相结合,合理配置政府与学校的办学权力;坚定性与渐进性相统一,逐步落实和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加速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现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加强教育法制建设,依法维护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是落实和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