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1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85篇
理论方法论   36篇
综合类   973篇
社会学   14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Approaches to the concept of culture and teaching cultural competence in a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have been changing over the last decades. The paper summarises, compares, contrasts and evaluates four major approaches to teaching cultural competence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hat is, knowledge-based approach, contrastive approach,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pproach.  相似文献   
112.
中国早期的侦探小说翻译由英国作家柯南·道尔侦探小说被引入开始。最早翻译柯南·道尔侦探小说的张坤德长期为研究界所忽视。文章从张坤德与《时务报》的关系,以及张坤德翻译柯南·道尔侦探小说的特点等方面,对张坤德的翻译活动和成就进行了梳理,认为张坤德是我国早期侦探小说的开先河者,应在侦探小说史上确立其相应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3.
王平 《北方论丛》2002,(4):83-87
中国古代章回小说在篇幅大体相似的情况下,或讲述百余年之事,或讲述数十年之事;有时一天之事用一回甚至几回讲述,有时数年之事几句话便一带而过.这种现象在叙述学理论中称之为"时间倒错".<金瓶梅>在"时间倒错"上的基本特征及其功能意义从时距、预叙、频率三个方面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4.
陈维崧是清初著名的诗人和骈文家。他的家族 ,与晚明的政治关系极其密切。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排比钩勒 ,考述了陈维崧的家世 ,展示了其家族主要成员在明末清初山崩海裂般的动荡年月里的遭际和性格 ,有助于对陈维崧本人的思想和创作的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5.
周志雄 《学术探索》2005,(5):124-128
小说情爱叙事的电影化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小说的一种传播形式,电影中的情爱叙事与小说原著的差异是简单的,但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从爱情对专制的控诉到爱情的存在主题,从“移植”、“强化”、“改写”等几种不同的改编方式中,《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九部电影对小说情爱叙事的改编,见证了中国新时期以来文学的历史变革和多元化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6.
《围城》的空间叙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小说空间形式的研究是小说本叙事分析的重要途径。小说本情节序列的展开是在相应的时空中运行的。空间场景的变化与人物性格、精神症侯的变化密切相关。《围城》的空间场景是值得研究的。借助于比较、联想的主动性参预,会体验发现小说本许多不曾阐释的内容。对叙述及叙述行为会有更为丰富的认识理解。  相似文献   
117.
汉英两种语言在交际中遵循不同的语用规则而时常出现语用失误,究其原因,是不同的文化背景所致。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必须牢记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对交际的影响,以确保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8.
作为青春题材电影的一部分,少女题材电影以少女为叙事主体,以她们的青春成长为叙事内核,表现其生活经验与精神世界。近年来出现的一批现实主义走向的少女题材电影开辟出青春电影发展的新路径,影片将少女置身于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多重生存空间中,表现她们与外部世界的冲突以及身份认同的困境,在姐妹情谊、父女及同龄异性关系中展现多面少女形象。在国产少女题材电影的现实叙事中,少女们不再是活在怀旧型青春片中男性记忆里被美化、被凝视的消费对象,女性成为欲望主体。直面女性身体特征,进而表现其深邃多元内心世界的创作手法,成为近年来国产少女题材电影建构女性主体意识的途径之一。少女题材电影的现实叙事将少女成长的独特体验与社会议题相结合,影像内涵突破了个人私语式的感性表述,具有了更多的社会反思价值。  相似文献   
119.
古代小说作品中多有关于“灶下灵异”的记载。一方面,这些叙述受到了自古以来灶神(鬼)崇拜与禁忌观念的深刻影响,折射出文化观念的演变轨迹;另一方面,汉魏以来有关故事内容不断被扩展与丰富,出现了灶鬼作祟、灶器夜谈、灶下通灵等各具特色的题材类型。通过对小说文本的分析,可见出“灶下灵异”叙述在流传中情节模式与美学风格方面的细致变化。  相似文献   
120.
韩高年 《求是学刊》2005,32(5):84-87
从发生学角度考察,赋的最基本的文体要素"铺陈物类"和"不歌而诵"都起源于远古祭神仪式上巫祝铺陈祭品的言语活动.西周及春秋时代,随着巫祝官守演为世卿大夫政治,"登高能赋"、"赋诗专对"、"不歌而诵"也成为卿大夫的文化人格和行为艺术.战国之"士",以道自任,因为"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故士以口诵述其道,以铺张扬厉论其术,最终形成文体的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