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6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篇 |
民族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13篇 |
理论方法论 | 37篇 |
综合类 | 131篇 |
社会学 | 50篇 |
统计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50篇 |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31.
庄玉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129-13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单一知识结构的外语毕业生逐渐受用人单位的冷落,而对具有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从复合型外语人才的概念入手,着重探讨了想要培养外语复合型人才必须先建立复合型外语教师队伍的重要性以及目前培养外语复合型人才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132.
白雪皎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48-149
在教授《建筑外观设计》课程的过程中,基于课程本身现状,不断需找与之能够更好结合并且能够快速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面对目前《建筑外观设计》教学环节出现的问题提出采用项目式教学开展课程教学。通过对该教学模式改进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促使艺术设计教育面向实际、面向市场。 相似文献
133.
在村治研究核心学科——农村公共管理学某些研究中,社会学概念"差序格局"被跨学科移用为"差序治理",概念的滥用和误用问题显得非常严重,使得乡村治理研究本该重视的历史感和未来性遭到了普遍的忽视,研究应有的科学性和敏锐性也受到了压制和侵蚀。因此,当前及今后对村治研究领域跨学科研究的推进应该注意三点:一是从根本上放弃简单地套用以往那些在"三农"问题研究中有广泛影响力的概念的研究思路;二是研究该有的历史感不能遭到淡化;三是对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要有所自觉。 相似文献
134.
跨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学科、跨专业招收研究生数量不断增长的趋势,为研究生培养单位和指导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提高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培养单位和指导教师特别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对跨学科录取研究生状况、跨学科报考研究生的动机、学习动力、学习方法及招收、培养跨学科研究生利弊全面考查和客观分析基础上,通过对研究成果、实施方案及实践成效的梳理,探索跨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问题,为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跨学科、跨专业录取的研究生具有三大方面的优势;从国内外教育、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招收和培养跨学科研究生具有四个方面的特殊意义;构建跨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应从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创新培养模式、搭建平台以及健全长效保障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等方面着力;应坚持跨学科人才培养与跨学科科学研究相结合、跨学科人才培养与培育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相结合、校内跨学科导师指导与校外跨学科导师指导相结合以及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创新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建立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要努力实现"六个转变";要建立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和学术经历的师资队伍;以科研任务锻炼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方法,将研究生尽快带入科研第一线;继续优化、深化和完善"跨学科研究生论坛",使研究生在辩论中产生问题意识。跨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已在实践中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一是提高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二是学科建设得到了长足进步;三是指导教师在跨学科、跨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135.
跨科际写作是美国兴起的一种写作教育理念与实践探索,主张运用多学科智慧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打破学科界限的多学科写作,实用与创意兼具的活动设计,过程示范中的真实指导,依任务而定的写作场域,是美国跨科际写作的成功经验。来自顶层的政策支持,确立“人人皆能写作”的观念,各科教材写作板块的明确引导,为教师提供写作培训,是美国能够成功开展跨科际写作的政策支持,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当前,跨科际写作在我国继续推进,集中表现为:颁布推进跨科际写作的政策,开发多种跨科际写作类型,设计多元化的写作活动,进行多文类训练。跨科际写作的目的为实现学科之间的相互成就以及全学科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136.
经济国际一体化的发展格局使得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只具备单一的外语专业知识和基础技能型人才已滞后于社会需求,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外语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工科院校只有不断进行外语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137.
Nathalie Houlfort Mélanie Lefrançois Stéphanie Bernstein Karen Messing Anne-Renée Gravel Vanessa Blanchette-Luong 《Community, Work & Family》2019,22(4):465-477
ABSTRACTBalancing work and family is a continuous and growing challenge, requiring carefully chosen coping strategies. In spite of the growing amount of research on work-family balance, successful, long term solutions are still not readily available to most workers who are trying to cope with the tensions involved in fulfilling both work and family roles. One possible explanation for this lack of translation of research findings in applied settings may lie in how we do work-family research. The present research note presents translational research as a solution to bridge academia and the workplace. More specifically, it shares our experience of a participatory approach to translational research that was adopted in a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project on work-family balancing strategies.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note is to provide an example of how translational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in this kind of community-initiated study, and how this approach can facilitate short-term, concrete applications of the knowledge gained from and with the research partners. 相似文献
138.
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分析了交叉学科的类型、新颖性、性质等,提出了交叉学科成果的实践价值、创新程度、形成成果的动力、影响能力、成果的扩散、成果的逻辑关系等定性指标,设计了量化评价的指标体系,介绍了直观判定法、定性评价法、定量评价法、综合评价法等增量型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9.
知识整合视角下高校跨学科团队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跨学科团队是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而知识整合是创新的基础。通过对高校跨学科团队创新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研究,指出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性,从知识整合视角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和新思路,为相关领域的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0.
在对跨学科教育与研究日益支持的背景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发展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改革的一个突破方向。当前,我国大学整体上处于由独立学科模式向学科会聚模式过渡的初级阶段,部分研究型和综合性大学正在从金字塔式的单学科学术组织向矩阵式的跨学科学术组织模式转型。与此同时,我国大学学术组织模式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的历史积弊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大学跨学科教育与研究发展的结构性障碍。因此,我国大学应该从跨学科战略、人才培养模式、投入机制创新、评价机制完善和社会网络建设等五个方面来设计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发展的变革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