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37篇
综合类   125篇
社会学   50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ABSTRACT

To address job satisfaction, and therefore employment retention, of hospice social workers, this study examined how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 members of the interdisciplinary hospice team and perceptions of hospice leadership may be associated with job satisfaction of hospice social workers. The sample of 203 hospice social workers was recruited by e-mailing invitations to hospice social workers identified by hospice directors in three states, use of online social media sites accessed by hospice social workers, and snowball sampling. Study measures included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hospice characteristics,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perception of servant leadership, and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job satisfaction. Variables significant in the model for intrinsic satisfaction were perception of servant leadership,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and feeling valued by the hospice physician. Variables significant in the model for extrinsic satisfaction were perception of servant leadership,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feeling valued by the hospice physician, and number of social workers at the hospice.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was more important for intrinsic job satisfaction and leadership style was more important for extrinsic job satisfaction. Profit status of the hospice, experience of the social worker, caseload size, and other variables were not significant in either model. These results support previous findings that leadership style of the hospice director and relationships with hospice colleagues are important for hospice social workers’ job satisfaction. Such low-cost modifications to the hospice work environment, albeit not simple, may improve job satisfaction of hospice social workers.  相似文献   
172.
基于广义生态系统新视角,审视并构建了一套和谐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通过AHP方法推导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开展对GI、IBR、Oxbridge公司的典型案例研究,以验证指标体系的可行性。重视指标选择依据,客观考虑指标权重,精确指标定量化,有助于推动和谐劳动关系相关理论研究的深化,有助于准确评估不同类型企业的劳动关系现状,提高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度。  相似文献   
173.
管理科学学科结构及其发展态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管理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各种管理活动,介于哲学、社会科学与数学、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门类.管理科学已经形成和有待发展的一级分支学科、边缘分支学科,按照区位特点区分为宏观管理学科、中观管理学科、微观管理学科、边缘管理学科、隶属管理学科等五组.今后一段时间,管理学科及其学科体系在中国将明显呈现中国化、收敛式、发散式、交融式、掘进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4.
南京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从2006年招生至今,在医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建设方面不断进行探索,遵循"医工结合、贴近临床、注重创新"的办学思路,构建了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创新思维训练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充分体现学科交叉,突出医工结合,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人才培养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75.
从学科动态发展的角度来看,学科建设可以理解为强化知识整合,强调以问题为导向的综合性科学研究。因此,需要重新审视科学研究的成果转化的重要性,通过促进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三者的结合,克服目前我国高校存在的教学与科研、科研与服务社会的双脱节问题。文章对高校学科建设的层次、目标和机制做了界定和分析,并探讨了成果转化对学科建设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76.
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就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之中形成的对象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而人也要求对象能够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的人对现实的特殊关系。审美关系的特点主要是:超越功利性,外观形象性,情感感染性。美学的范围由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规定为三大方面:审美客体(美感)研究,审美主体(美),审美创造(艺术)研究。美学是一门人文科学,美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造就全面自由发展的人。美学在社会实践之中与人类的其他知识体系和学科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确区别,从而形成了美学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性质。美学在形成过程之中与哲学关系最为谋求,从而决定了美学的哲学性质。美学在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过程之中,由于现实所包含的自然、社会(他人)、人自身(自我)的不同方面,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美学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177.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与跨学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是世界上最具权威、最负盛名的科学奖项。国内外学者对这一奖项的研究方兴未艾,从哲学、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对其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从科学哲学的视角,或者说主要从科学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角度,紧密联系和结合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所提供的翔实丰富的思想资料,阐释至关重要的“跨学科”概念,追溯跨学科理念确立的简要历程,指出跨学科研究本质上是突破学科之间的限制、跨越不同“范式”之间的边界或“范式”之间转换,确立跨学科的理念,打破狭隘的学科偏见是从事跨学科研究的先决前提;通过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精彩纷呈的跨学科研究成果的统计分析,凸显了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学科交叉的发展态势,说明现代科学技术的重大发现与发明,大多是学科交叉的成果,科学和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新的生长点和新学科的产生,往往是在不同学科彼此交叉和相互渗透的过程中形成的,从而彰显了跨学科研究的重大意义;通过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的知识背景的考察,发现绝大多数获奖者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既专深又渊博的科学知识,论述了多学科交叉的知识背景是科学家激发丰富的想像力、打破习惯性思维定势、取得原创性成果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中合作奖项及其人数在不同时段所占比例的统计分析,展示了荣膺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研究工作愈来愈明显地呈现出合作的趋势,阐明了“协作产生生产力”这一著名的马克思的经济学原理同样适用于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获奖研究工作;从事跨学科研究,不仅需要研究者具备多学科汇通交叉的知识背景,而且还要依靠众多科学家在各项研究工作中的通力协作。  相似文献   
178.
开展跨学科教学对小学全科教师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本研究以63位在职小学全科教师作为典型案例,采用混合研究方法,分析小学全科教师跨学科教学的现状与问题:信念上,认同跨学科教学的价值,但对跨学科教学内涵了解不够;实施上,普遍认为跨学科教学困难,实施多为“一带而过”的浅层方式;效果上,跨学科教学评价开展不足,难以满足对跨学科教学效果的良好期望等问题。研究认为:受传统分学科教学观念束缚,跨学科教学知识基础薄弱,跨学科教学条件不足等是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研究针对培养小学全科教师跨学科教学素养提出建议:教育部门需要加大跨学科教学理念引领,促进小学全科教师主动转变教学观念;高校需要改革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优化小学全科教师跨学科知识结构;学校需要提供跨学科教学的资源,健全跨学科教研机制,积累小学全科教师跨学科教学的经验等。  相似文献   
179.
This article describes our work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legal and the psychosocial in relation to mental health needs arising in families. Working at the legal–psychosocial interface, interventions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are not given in advance but are built with all those involved, including the family and those who may be significant for the family as well as family therapists and judicial practitioners. In addition, psychology students from the UBA (Universidad de Buenos Aires, Argentina) who are engaged for their professional practice in the area of Justice—Working with Families in the Legal Field—observe and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is process. The work at the legal–psychosocial interface is interdisciplinary and requires a permanent dialogic effort among all practitioners of the different disciplines in order to promote alternatives that generate innovative solutions.  相似文献   
180.
亦理亦工专业试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工融合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亦理亦工最能体现理工融合的本质特点.北京邮电大学在"电子科学与技术"和"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中进行了亦理亦工的试点工作,对其专业培养计划、教学方法和内容等进行了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