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126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79篇
理论方法论   56篇
综合类   703篇
社会学   94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大学英语课程正面临重大改革与转型。文章试从需求分析理论探讨在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开设专门用途英语的必要性。通过结合实习环节,学习者的延时需求可转换为即时需求。这种新思路旨在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角度,重新建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培养涉海型复合人才。  相似文献   
92.
张燕红  廖建桥 《管理科学》2015,28(2):126-136
领导掌控着组织的资源,其态度和行为对新员工能否顺利社会化起关键作用。基于真实型领导和员工反馈寻求社会化理论,探讨团队真实型领导、反馈导向对新员工反馈寻求行为和社会化结果的影响。纵向选取53个团队中304个入职9个月内的新员工为调查样本,运用多层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团队真实型领导和反馈导向正向影响新员工反馈寻求行为,团队真实型领导显著正向调节反馈导向与新员工反馈寻求行为之间的关系;在高团队真实型领导水平下,高反馈导向的新员工表现出更频繁的反馈寻求行为;团队真实型领导与反馈导向的交互作用通过新员工反馈寻求行为对角色清晰度、社会融入度和工作满意度3个社会化结果起间接积极作用,表明团队真实型领导可以促进新员工有更多的反馈寻求行为,进而帮助他们成功社会化。  相似文献   
93.
在借助团队认知理论构建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团队内隐协调到团队创造力研究模型的基础上,通过25家企业的95个跨功能团队的调研数据,利用多层线性技术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参与导向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及其与关系导向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交互作用均能有效提升跨功能团队创造力,且团队内隐协调对上述两者与团队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分别起部分中介和完全中介作用,而关系导向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则与团队创造力和团队内隐协调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研究结论为跨功能团队在企业无边界化管理中的发展与应用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4.
现有团队道德风险文献更多的是针砖企业内部多成员(多代理人)进行研究的,而鲜有运用团队道德风险理论模型研究集团企业内部的道德风险问题.文章将集团下属子公司看做团队中的同质性多个代理人,把担保集团的实际影响因素合理地加入已有的团队道德风险模型,以此来研究集团道德风险问题.通过对新构造的模型的数理分析,揭示出担保集团对于公司的激励约束机制,并运用实证研究验证了理论模型和结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
论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与企业制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专用性人力资本是每项交易的核心,人力资本的专用性投资在许多方面均比非人力资本的投资更有探讨价值。人力资本的交易专用性是企业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产物,随着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发展,不仅造成了企业成员个人的人力资本专用性,而且也创造出了企业成员与关系团队不可分离的人力资本专用性。无论是个人型专用性人力资本,还是团队型专用性人力资本,它们都是企业专用性准租金的来源。人力资本的“团队专用性”和“中心签约代理人”这两个概念或变量可能是控制企业剩余的权力基础和来源。  相似文献   
96.
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高校人才已经成为当下学者们研究的另一个重要话题,许多学者基于这一问题展开了探讨。当前已有学者针对多学科交叉下研究生培养的文献进行了总结和展望,但是关于本科生培养的系统性文献综述还比较少。文章从文献计量和可视化的角度出发,对当前多学科交叉培养本科生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当前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本科生的研究热度在逐渐上升;研究的机构主要分布于较发达的地区,而西部地区的研究略显薄弱;研究的学科集中在工程科技、信息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的专业主要侧重工学类专业;研究内容主要是人才培养、课程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路径的问题。总体来说目前的研究深度还有待提升,未来应继续推进研究进展,加大力度对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进,促进多学科交叉复合人才的形成。  相似文献   
97.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山西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籍管理现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山西高校所招收的高水平运动员都能按照各校学籍管理规定按时完成入学与注册手续的办理,但是部分学校存在高水平运动员的"挂靠"现象;在成绩的考核与记载方面,山西大部分高校对运动员大学生都采用插班教学,与普通大学生使用相同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在考试时使用相同的试卷,在成绩记载时依据体育竞赛的成绩给予相应加分的办法。  相似文献   
98.
随着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宣言的提出,翻译学者展开了多维度、多层面的学科探讨,包括“文化转向”在内的多种“转向”论缤纷登场。本文试图通过爬梳并厘清部分“转向”论的实质,指出目前翻译研究中学科融合的必然趋势,但同时应关注学科内外的对话与共建,保持翻译学科中借入与输出的均衡,真正做到与其他学科互利互惠。  相似文献   
99.
Most disciplines and subdisciplines consider their particular specialization to be valuable in itself and superior to other disciplines. But compared with the huge leaps in the physical sciences, the social/behavior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have made little progress. Since many of the physical science advances were the result of the merging of disciplines, perhaps interdisciplinarity should be tried. One path to connecting disciplines, subdisciplines, and micro‐macro levels is suggested by Spinoza's idea of part/whole methodology, exactly balancing concrete instances with abstract theses. Ideas by B. Pascal, A. Koestler, A. N. Whitehead, and E. O. Wilson may also be helpful. Any discipline, subdiscipline, or level can serve as a valuable stepping‐off place, but to advance further, integration with at least one other viewpoint may be necessary. Two brilliant examples are The Civilizing Process, by the sociologist Norbert Elias, and Freudian Repression, by the psychologist Michael Billig. Koestler's idea of “bi‐sociation” may prove to be particularly rewarding. The way that Virginia Woolf's depiction of role‐taking in interior monologue preceded the idea in social science is an extraordinary example. The need for integration may be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issue facing social science, the humanities, and their subdisciplines. Given the scope of the social/behavioral problems faced by humanity, the sooner the better.  相似文献   
100.
以创造力系统模型为基础,阐述了‘在创造力系统观下,创造力研究从个体转向团体,运用创造力的系统模型,分析了新型导师制中的高校科研团队的机制与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