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0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40篇
管理学   17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58篇
人口学   70篇
丛书文集   436篇
理论方法论   345篇
综合类   2965篇
社会学   595篇
统计学   3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22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365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348篇
  2010年   277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288篇
  2006年   295篇
  2005年   271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01.
美国制裁国际卡特尔的赦免制度介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反垄断部门出台的赦免制度在制裁国际卡特尔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该制度规定参加卡特尔的公司中第一个向政府揭发该卡特尔的公司可免除刑事责任。赦免制度有效实施的基础包括三个方面,即管辖地的反垄断法必须对参与卡特尔的公司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卡特尔成员面临着被反垄断部门查处的巨大风险、赦免制度具有透明度和可预见性。美国的赦免制度已相当成熟和完善,实践也证明这一制度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这对于我国制定反垄断法、有效制裁国际卡特尔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2.
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与民族主义息息相关.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民族主义激发而成为国家的变革目标,毛泽东时代的现代化也是民族主义促迫下的产物.这与西方以资本推动的现代化的不同路径,在相当大程度上可以解释新中国现代化中的非理性和反理性因素.而正确认识国际环境以及中国在这一体系中的位置,理性地处理民族情感,是中国现代化始终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3.
权力是行为者将其意志强加于其他行为者之上的能力.在任何政治秩序中,权力都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世界秩序的变更,是由于该国际体系的现存统治方式与权力的重新分配之间发生了断裂.冷战后国际体系的权力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这就必然导致世界秩序的变革.而世界秩序的和平变革,必须在权力和道德两者之间寻求艰难的妥协.  相似文献   
104.
均势是个理论内涵丰富,实践操作复杂的国际战略,从近代以来它一直为西方政治家、战略家和外交家所推崇,因为他们相信均势能够给“自然状态”下的国际社会带来和平愿景。本文对国际国内学术界关于和平与均势的定义、特征、分类以及均势的功用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对国际关系理论范式关于均势与和平互动解读的得失作一个客观性评价。  相似文献   
105.
中国当前的经济环境与会计国际化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宪民 《河北学刊》2006,26(5):163-165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国际化前进的脚步,会计国际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环境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会计国际化的程度,由于中国现有的经济结构、市场化程度、会计环境等方面特殊情况,决定了中国实现会计国际化还需要走很长的路,最主要的是逐步解决经济环境这一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106.
近年来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呈现出了贸易额增长迅速、留学服务成为国际教育服务的主要提供方式、发达国家在国际教育服务贸易领域占据巨大优势和主导地位、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等特点。这对我国教育产业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教育产业应正视挑战参与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107.
基于201个城市的相关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内循环、外循环和双循环对产业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前期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后期产业转移,前一期当地产业比例较大,其后产业转移受到的促进作用也较大;内循环、外循环和双循环均对产业转移起到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东部城市受到的促进作用略高于中西部城市;要素流动在产业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劳动力要素流动、技术要素流动和资本要素流动不仅受到内、外循环和双循环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产业转移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产业转移具有空间相关性,产业在空间上倾向于向产业转入较高的城区转移。为此,我国在政策上应进一步加快推动内循环,促进外循环,关注要素流动在产业转移中的重要作用,合理分配要素资源。  相似文献   
108.
国际私法在当代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理论界对当代国际社会无政府状态下外国法的有效适用、私法性国际条约的有效适用和缺乏强制力的国际私法的遵守等问题的认识和分析尚不够全面、深入,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将有益于正确认识国际私法的效用和当代国际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09.
语言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通常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兴衰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某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实力强大,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其语言在国际交往中也处于主导地位。因此从世界通用语的更替,可以窥视国际舞台大国的兴衰。18世纪法国在欧洲大陆的称霸,使法语成为重要的近代世界通用语。法语成为欧洲各国上层社会的语言,也是国际的外交语言。随着英国的壮大,英语又成为世界通用语。但英语取代法语,成为世界通用语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中美国的发展促进了英语的传播并且维护了英语的国际地位,还促使英语成为全球通用语。  相似文献   
110.
作为国际政治领域的重要概念,“国际社会”具有两面性。从表面上看,“国际社会”是国际行为体之间开展合作的场域,应建构和维护国际秩序的公平正义,因而在国际交往中不应以意识形态为标准和以意识形态划线;从本质上看,“国际社会”是国际行为体开展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博弈的重要场域,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国际社会”意识形态性的关键是国际话语权,其实质是国家(或国际社会成员)的国际利益。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考察“国际社会”,有利于看清“国际社会”的本质,这对于深入理解国际热点问题和国际舆论的实质,特别是对于我国国际话语权的建设与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