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27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46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441篇
社会学   15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tionalization orientation and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 and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ior research suggests that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a prominent strategic choice for SMEs growth and profitability. However, there is still no explicit agreement on how internationalization affects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Similarly, the role of innovation on performance has long been emphasized, but the implication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n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are still eluding us. Our investigation of 116 SM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reveals that internationalization orientation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ir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with SMEs adopting simultaneously an inward and outward international orientation achieving superior results. We further demonstrate that there is an inverted U-shap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nternational firm performance among SMEs. Meanwhile, we find tha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ositively mediates the effec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rientation on international firm performance, particularly for the SMEs exhibiting moderate level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tivities.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managers can improve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by combining inward and outward internationalization orientation with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tivities in their strategic decisions.  相似文献   
552.
中国家族企业正进入代际传承高峰时期,而国际化则是家族企业获取长期竞争优势与持续成长的重要战略选择。目前学术界关于代际传承对家族企业国际化影响的文献,主要考察家族后代权力涉入对家族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忽视了二代继任方式对家族企业国际化的作用。因此,文章在将中国家族企业二代继任方式区分为渐进式继任方式和激进式继任方式的基础上,利用2020年8月至11月对重庆和浙江等东西部省(直辖市)253家家族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首次实证研究二代继任方式对家族企业国际化的影响,探讨代际权威、创始人政治身份和继承人年龄对二代继任方式与家族企业国际化关系的调节效应,并进一步研究国际化承诺对二代继任方式与家族企业国际化关系的遮掩效应,以揭示二代继任方式对家族企业国际化的影响机制与作用情境。研究结果表明:与激进式继任方式相比,采取渐进式继任方式的家族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深度、广泛和快速地进入国际市场;代际权威、创始人政治身份、继承人年龄会显著地削弱渐进式继任方式对家族企业国际化深度、广度和速度的促进作用,即渐进式继任方式对家族企业国际化深度、广度和速度的促进作用在代际权威大、创始人拥有政治身份、继承人年龄大的家族企业更不明显。文章使用重新定义家族企业、选择已经进入或完成代际传承的家族企业样本进行稳健性检验,上述研究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表明,国际化承诺在渐进式继任方式与家族企业国际化深度、广度之间发挥遮掩效应,即渐进式继任方式通过降低国际化承诺水平进而削弱其对家族企业国际化深度和广度的积极效应。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文章提出如下建议:家族企业创始人应提前制定传承计划,尽可能安排二代渐进式继任,在渐进式继任过程中帮助二代继承人尽快建立权威合法性,以降低两代之间的权威差异;家族企业创始人要理性认识政治关系的积极和消极作用,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政府部门应着力构建更加公正公平透明的经营环境,充分调动家族企业家经营活动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553.
以管理学科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为目的,从管理学科的属性特征表征入手,针对目前我国学科内涵发展的目标要求对管理学科评价的要点进一步分析,并通过分析管理教育国际认证的趋势特征,提出立足管理学科属性,结合内涵发展的经济社会对管理学科发展所提出的耦合性要求,通过增加国际化的维度,构建管理学科发展性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54.
钢铁产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钢铁价格波动对钢铁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至关重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钢铁企业进入转型升级的发展阶段。河钢集团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样板企业,故文章以河钢集团为例,首先,基于供求理论、劳动价值理论和边际效应理论分析了钢铁价格的变化对钢铁企业国际化路径的影响;其次,采用国际化蛛网模型综合评价当前河钢集团的国际化水平;最后,根据评估结果,来进一步归纳研究我国钢铁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55.
梳理新时代背景下变译理论的发展应用,通过对比分析汉语新闻话语及其英译案例,探索变译理论指导下推动新闻话语表达国际化,实现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社会功能。指出:新闻话语英译应关注国际受众接受度及话语传播效度,体现新闻话语内外有别且时效性强的话语特点,用变译策略构建符合国际化规范的新闻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556.
职业院校要着力提高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培养更多国际化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现实中,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存在不利于发展的多重失衡和现实挑战。天津市职业院校创新"鲁班工坊"合作办学模式,创立了中国职业教育国际知名品牌,为职业院校"走出去"提供了一种范本。文章首先概况职业教育国际化形成及存在矛盾,然后分析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中面临的现实挑战,最后以天津"鲁班工坊"创建模式为例说明应对职业教育国际化现实挑战的策略。  相似文献   
557.
Although the production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is increasingly globalized, and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AUP) professionals are known to be the key carriers of mobile idea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mall owner-centred architectural offices has gained little academic attention, compared to the large consultancies that dominate the global market. We bring together the literature on the circuits of urban planning ideas, the international movement of AUP firms and professional ethoses to explor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mall AUP offices. Using interview data from Finnish offices, we investigate the ‘what, where, why and how’ and find that they have entered specific geographically delimited AUP circuits demarcated by type of project. We contribute to the literature by identifying motives characteristic of small offices guided by professional ethoses suited to the circuits where they internationalize. Their ethoses may evolve in time and space, as they operate in new circuits. We propose that ethos–circuit coherence may contribute to the successful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mall architectural offices. The findings open avenues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professional ethos not only of architects but also other internationally operating professionals, as it may guide their decisions by other than a narrowly conceived profit motive.  相似文献   
558.
党的二十大提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是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结合部分城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实践,总结了我国优化营商环境的特征。进一步地,通过整理发现我国营商环境还存在政策体系不完善、部门协同性不足、区域发展不均衡、评估体系不完备、法律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未来,建议政府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通过采取顶层设计、强化政策协同、加大宣传力度、健全评估体系和加强政策监督等措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并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以提升我国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