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7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111篇
管理学   9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91篇
人口学   19篇
丛书文集   1187篇
理论方法论   244篇
综合类   5957篇
社会学   243篇
统计学   2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399篇
  2013年   345篇
  2012年   488篇
  2011年   585篇
  2010年   444篇
  2009年   433篇
  2008年   481篇
  2007年   589篇
  2006年   614篇
  2005年   507篇
  2004年   555篇
  2003年   546篇
  2002年   504篇
  2001年   356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后现代语境下的英美文学课教学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后现代语境下的英美文学教学何去何从?文学批评界的“伦理转向”对于英美文学教学来说,不失为一颗救赎之星,它不仅有助于英美文学教学摆脱后现代的困境,而且以伦理教育观贯穿于整个教学中更能体现出教书育人的要求。本文在探讨伦理诉求对当前英美文学教学影响的基础上,就如何从伦理维度实施教学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972.
纵观夫泽先生的谢冰莹研究,在搜集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尽其最大努力地使作家谢冰莹的人格与心路历程、作品的风格与价值全方位地从现当代文学史中凸现出来,从而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重新发掘与定位提供学术支持.  相似文献   
973.
《王风》其实就是东周王城洛邑的民间歌谣。对《黍离》主旨的理解,我们应尊重其在历史上积淀的表达忧患之情和故国之思的特定审美经验。  相似文献   
974.
由欧阳友权教授等写的<网络文学论纲>,在国内第一次从学理层次对网络文学进行体系的研究,对这个在理论上尚处于空白状态的文学现象进行了理论建构,同时也从技术和艺术、自由和经典之间去寻找网络文学的文化定位.网络文学是一种具有解构性质的文学现象,<论纲>则对它进行了理论体系建构,对学术研究和网络文学的创作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75.
现代民族意识与世界意识的矛盾纠缠是中国现代文学不同于传统文学的一个重要精神内涵。印度"诗哲"泰戈尔的文化身份在现代民族意识的觉醒张扬和世界意识的开放两个层面上都对中国现代作家形成了吸引力。20世纪中国对泰戈尔的接受悖论以及选择和误解,集中体现了作为弱势民族文化体现的中国文学在其现代进程中的文化境遇,中国现代文学对泰戈尔的接受,既体现了中印相似的现代性经验和文化认同的需要,同时也是中西文化和文学关系中所累积的文化情感和精神压力的某种释放。  相似文献   
976.
美国黑人妇女文学的奇葩──评长篇小说《紫颜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度轰动美国的长篇小说《紫颜色》是当代黑人妇女文学的奇葩。它深刻地揭示了美国黑人女性长期遭受的穷人、黑人、女人的三重压迫和造成这种全方位压迫的历史和现实的根源:世界范围的男性中心社会的男尊女卑思想;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历史原因;殖民压迫对黑人心理的侵蚀和扭曲。同时指出了自主、自立、自强的妇女解放道路。小说的信件连缀、变化着的叙述和贴合人物个性的语言等也颇具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977.
西奥多·德莱塞是美国史上的一个杰出作家。他用自然主义文学创作手法开创了美国文学的一个新时代 ,影响了一大批同时代以及后来的作家们。本文从真实客观性 ,现实性和悲剧性三个特点入手浅析了西奥多·德莱塞自然主义小说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978.
“网络文学”文学特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入研究"网络文学"现象的基础上,探讨"网络文学"的内涵、"网络文学"的特征,提出"网络文学"适应于网络时代人的本性,引起广大网民的共鸣,本质上仍是"文学".  相似文献   
979.
在现代文学的"历史情境"中,许多研究者都将张资平与郭沫若等并称"创造社"四大金刚",而在文学史叙述中,张氏却始终无法摘去"三角恋爱作家"、"汉奸文人"的帽子.这之间的巨大裂痕,原因主要有三1.权力叙事干扰了文学史家的独立判断;2.道德至上的历史伦理观,影响了文学史家的公正评价;3.文学史研究未能把作家-作品-读者"三位一体"的文学生产、消费系统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我们还应该有一部全面考察文学接受的文学史.  相似文献   
980.
从庞德英译中国古诗看奈达的“形式对应”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庞德翻译中国古典诗歌为切入点,追溯了奈达的"形式对应"理论,进而指出这种理论的两面性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求内容信息的对等,而且要尽可能地做到形式对应,因为形式也表达意义,改变形式也就改变了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