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5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4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3篇
人口学   17篇
丛书文集   143篇
理论方法论   41篇
综合类   937篇
社会学   189篇
统计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71.
当前,我国在电子政务环境下应对网络舆情时存在许多问题:对网络舆情的综合治理能力不足,政府网站在网络舆情引导和控制方面的作用不大,如政务信息公布不及时,更新速度缓慢,在线服务功能发挥不足。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从服务型政府、政务公开、新型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提出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兑现服务型政府承诺,积极引导网络舆情;切实推行政务公开,提高政府信息透明度;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网络舆情危机的预警、处置机制。  相似文献   
72.
互联网和手机短信引起了大学生交往方式的深刻变化,对大学生个性发展具有积极效应,并带来了负面影响。高校应采取相应策略引导大学生个性发展,通过加强管理,从技术上把握网络和短信领域的主动权;重视校园网络建设,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虚拟交往的自控能力;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激励和熏陶作用,为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精神保障。  相似文献   
73.
高校信息化建设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助推器,也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信息技术引发的社会变革对高等教育的教学与管理观念、模式、手段、工具等方面产生冲击。通过对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问题的剖析,探讨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进而从领导重视、正确认识、开发资源、建设队伍等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说明加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74.
为了研究数量模糊语在网络新闻标题中的应用,在对新闻标题中的数量模糊限制语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汉英两种网络新闻标题中的数量模糊限制语进行研究发现:由于网络新闻均具有时效性强、真实性、简明扼要等特点,汉英两种网络新闻标题在语义上具有可对译性及语用功能上具有相似之处;汉英新闻标题中的数量模糊语在结构、词序、使用词汇的丰富程度及频率上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75.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媒化为核心特征的互联网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组织形态,开启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产传播的崭新篇章。人文互创是“互联网+”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本质要义,以文载道、以网传道、以人弘道是人文互创的价值旨归。推动全球化、全民化、全媒化时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化传播,要坚持宏微互促思路,有机整合“互联网+”和“文化+”的具体形态。提升“互联网+”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人文互通效能,要以网络的主客联通对接文化融通和人心畅通,以文化的中外融通指引网络互通和人心畅通,以人心的内外畅通验证网络互通和文化融通。  相似文献   
76.
由于监管缺失、信用风险管理缺位,导致网络借贷市场的违约事件持续出现,损害网络借贷市场的参与者利益。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网络借贷平台、金融监管机构和投资者的网络借贷市场参与主体的三方行为策略演化博弈模型,从演化博弈的角度分析了网络借贷平台、金融监管机构和投资者的策略选择对网络借贷市场运行的影响,并以拍拍贷平台为案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初始值的三方博弈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网络借贷市场参与主体行为策略的演化博弈不具有稳定中心点、且不存在稳定的均衡点。另外,当金融监管机构采取"严格监管"措施时,惩罚值越高,网络借贷平台越倾向于选择"自律"的行为策略,随着投资者投资额度的增加,网络借贷平台选择"自律"行为策略的概率逐渐降低。最后,提出规范网络借贷市场参与者行为和风险控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7.
随着网络视频的兴起,网络传播进入视频时代:对央视网和优酷网“甲型H1N1流感”议题的网络视频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视频节目来源、话语平台的影响力和话语影响力以及话语呈现和对话机制方面,网络视频官方话语与民间话语的呈现都存在显著差异和一定规律。更为重要的是,网络视频传播在危机事件中的作用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78.
当前一些语言现象与语言规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语言规范是任何语言都必须具有的。但语言规范又都不能脱离语言应用和语言发展的实际。一般意义上的语言规范是针对全社会共同使用的全民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而言。某些在一定范围内通行的行业专门用语 ,影响通用语言的规范 ,不必加以考虑。当前网络上的某些稀奇古怪的语言现象 ,既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行业用语的性质 ,却又不完全等同于行业用语。这些稀奇古怪的语言文字随时都可能进入千家万户 ,我们必须加以分析 ,分别不同情况 ,认真对待。当前广告用语中出现的无视语言规范、乱改成语和习惯用语的现象 ,属明知故犯 ,是有意践踏通用语言规范的行为 ,理应受到舆论的谴责  相似文献   
79.
Max Halupka 《Policy Studies》2017,38(2):168-184
As a decentralised virtual community, Anonymous has been characterised by its oppositional tendencies. Helped by a collective persona and horizontal management structure, Anonymous has facilitated a myriad of differentiated agenda. However, we can observe a distinct change in its participatory form over time. So, while Anonymous, more broadly, functions as a virtual community, its means of engagement has shifted from a social movement to a decentralised cell network.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changes, and its evolution as a virtual community. Drawing upon Iriberri and Leroy’s [(2009 Iriberri, A., and G. Leroy. 2009. “A Life-Cycle Perspective on Online Community Success.” ACM Computing Surveys (CSUR) 41 (2): 129. doi: 10.1145/1459352.1459356[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Google Scholar]) “A Life-Cycle Perspective on Online Community Success.” ACM Computing Surveys (CSUR) 41 (2): 1–29] life cycle framework, the article maps Anonymous’ development and identifies the structural changes that have led to this transformation in its modes of participation.  相似文献   
80.
Abstract

Previous research has recognized the role of emotions in protests and social movements in the offline world. Despite the current scenario of ubiquitous social media and ‘Twitter revolutions,’ our knowledge about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emotions and online protests still remains limited.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 whether online protest actions follow the same emotional groundwork for supporting and nurturing a social movement as in the offline world, and how these emotions vary across various stages of the social movement. Through a computer-assisted emotion analysis of 65,613 Twitter posts (tweets), posted during the Nirbhaya social movement (movement against the Delhi gang-rape incident) in India, we identified a strong resemblance between online emotional patterns and offline protest emotions as discussed in literature. Formal statistical testing of a range of emotions (negativity, positivity, anger, sadness, anxiety, certainty, individualism, collectivism, and achievement) demonstrates that they significantly differed across stages of the social movement; as such, they influenced the course of the online protest, resonating parallels with offline events. The finding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anger and anxiety in stirring the collective conscience, and identify that positive emotion was pervasive during the protest event.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