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90篇
社会学   2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对教育产业化的多年的争论后 ,教育的产业化已经表现出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征 ,如何以哲学的视角来审视教育产业化 ,成为当今学术界的重要论题  相似文献   
2.
现代性的哲学观念是指在近现代哲学中形成的成为整个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现代性的思想基础的哲学精神和哲学意识。现代性最根本的哲学精神是理性意识 ,理性意识的目标和根本功能是达到合理性。近现代哲学在理性意识的指引下形成了三大现代性的哲学观念 :主体性观念、主体间性观念和历史性观念。在三者中 ,主体中心理性和主体间理性只有在历史理性的参与下才能达到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西方现代哲学、美学发生了由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向 ,而中国古代哲学、美学本来就是主体间性的。在 80年代确立了主体性后 ,新世纪的中国文学理论应当开始主体间性的拓展。主体间性文学理论突破了认识论的局限 ,不是把文学活动看作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征服 ,而是看作主体间的共在 ,是自我主体与世界主体间的对话、交往 ,是对自我与他人的认同 ,因而是自由的生存方式和对生存意义的体验  相似文献   
4.
主体间性理论是现代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研究对象是主体之间的相互交往关系。对于文学主体间性的探讨可以帮助我们的文艺学研究摆脱本质主义倾向和二元论思维方式 ,从而实现方法论上的根本变革。按照这种理论 ,文艺活动就不是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或者认识 ,而是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其中 ,创作活动乃是艺术家与所描绘的对象、人物之间的相互交流 ,接受活动则是读者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之间的交往活动。  相似文献   
5.
This article examines variation in the use of two Taiwan Mandarin features, de‐retroflection of sibilant fricatives [?] → [s], and labial glide deletion [w?] → [?], in the speech of Taipei County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features become resources for the negotiation of identity positions within the highly structured school institution. I discuss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use of Taiwan Mandarin and two social factors: membership in the small culture (Holliday 1999 ) of a particular bānjí or class, and individual aspirations. Holliday's concept of small cultures is proposed as a variant of the Community of Practice. I refer to Bucholtz and Hall's ( 2004 ) tactics of intersubjectivity framework as a possible tool for explaining variation at the school. I argue that the two Taiwan Mandarin features are invoked to perform different social goals, which is possible because they are imbued with related bu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sociocultural meanings (Brubaker 2012 ; Baran 2007 ).  相似文献   
6.
学者们在"史学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就会议主题包括历史的规律、属性、功能与原因、史学观念以及主体与客体、史学现代化的内涵与趋向等史学理论和方法诸重要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并且在有关问题上达成了一定的共识。这无疑会有益于丰富、充实史学的内容,从而把史学现代化推向新高度。  相似文献   
7.
S. Brincat 《Globalizations》2016,13(5):563-577
Abstract

Robert W. Cox's dictum that ‘(t)heory is for someone and for some purpose’ (emphasis in the original) is said to be the most-quoted lin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R) theory. Yet whilst this spurred a revolution in critical thinking in IR, it echoed a far older conception of Critical Theory advanced by Max Horkheimer in the 1930s that claimed there is ‘no theory of society?…?that does not contain political motivations'. Both sentiments emphasize the relation between 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 and yet both formulate two distinct—though allied—ways of approaching ‘critical’ theorizing.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ir approaches, this paper draws out three loci of difference between Cox and Horkheimer regarding the question of emancipation: (i) the epistemological relation between ‘critical’ and ‘Problem-Solving’ (Cox) or ‘Traditional Theory’ (Horkheimer); (ii) the emphasis placed on transformation and historical process; and (iii) the importance of intersubjectivity in how each approach emancipation. It is argued that by actively combining critical (dialectical) approaches across the social sciences, broadening human agency through civilizational dialogue, and retaining a commitment to emancipatory (and visionary) political futures based on human association, that Critical International Theory can maintain ongoing relevance in IR.  相似文献   
8.
论翻译主体间和谐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作为翻译主体间性各要素的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关系是翻译领域中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从和谐文化构建中得到启示,认为翻译主体之间应建立一种和谐关系,而主体间性恰好使这一点成为可能,这也是翻译能顺利成功实现的重要因素,对翻译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学华  吴凌 《云梦学刊》2012,33(2):151-154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哲学体系基础上建立起的西方主体性哲学稍有衰退,主体间性思想随之逐渐兴起。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强调主体间的相互尊重、双向交往和理解,使交往行为者与世界建立起联系,以此来解决翻译研究单主体范式的困惑,使翻译活动中各主体之间能在理想的语境下通过交流,达成有效理解,清楚认识,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0.
也论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美学是哲学美学的一个具体分支学科.哲学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包括三个方面:人对自然的审美关系,人对社会(他人)的审美关系,人对自我的审美关系,而生态美学就是研究人对自然的审美关系的科学.因此,不同的哲学美学产生不同的生态美学,不能强求一律,但是“主体间性”不能作为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因为“主体间性”只是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一种方法论策略,不具有哲学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的意义,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不可能仅仅是“主体间性”的.所以,以实践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的实践美学,才真正完整地以实践本体论、实践认识论、实践价值论、实践辩证法为生态美学所研究的人对自然的审美关系提供了主体性的、客体性的、主客体间性的、主体间性的全方位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