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90篇
社会学   2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康伟 《北方论丛》2007,(2):125-128
在传统文化中,儒家“仁”的思想从“之间”这一向度,展开讨论了主体间德性关系何以可能,具有生存论意味;而庄子“辩”的思想从主体间认识何以可能的“中介”这一维度,强调了“成心”、“感觉”和“语言”等因素对互识与共识的消极影响,从而一定程度陷入不可知论。中西主体间性的思维路径与理论均有不同,承认“个体的真实性”是中西主体间性理论走向融合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翻译研究从结构主义的“原文至上”到解构主义、哲学解释学的张扬译者理解和阐释的权力和自由空间,都因为过于极端化地强调单一主体而无法为翻译实践提供确当的方法。作者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出发,对翻译的主体重新作了划分,并对翻译主体间性的规范性进行阐述,认为各翻译主体间的合理交往为翻译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3.
Intersubjectivity: Towards a Dialogical Analysi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ersubjectivity refers to the variety of possible relations between perspectives. It is indispensable for understanding human social behaviour. While theoretical work on intersubjectivity is relatively sophisticated,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to studying intersubjectivity lag behind. Most methodologies assume that individuals are the unit of analysis. In order to research intersubjectivity, however, methodologies are needed that take relationships as the unit of analysis. The first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review existing methodologies for studying intersubjectivity. Four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are reviewed: comparative self-report, observing behaviour, analysing talk and ethnographic engagement. The second aim of the article is to introduce and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dialogical method of analysis. The dialogical approach enables the study of intersubjectivity at different levels, as both implicit and explicit, and both within and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groups.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suggestions for using the proposed method for researching intersubjectivity both within individuals and between individuals and groups.  相似文献   
14.
"科技伦理"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它无视个体主体与社会主体在实践职能上的异质性,把本该由社会主体甚至类主体所承担的社会伦理责任强加于科技工作者个体主体的头上;它抹杀了伦理学的阶级性质,忽视了"主体际性"或"交往"对于科技主体的引导和制约作用;它是批判科技决定论形式下的变相的科技决定论,过高估计了科学技术及其主体对人类历史同时也是实践史的作用和影响,从而问接否认了唯物主义的"历史合力论".科技的社会伦理取向只能导致科技的停滞甚至被取消,这对于科学技术本身以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恰恰是非人道的、不伦理的,这就是"科技伦理"的悖论.  相似文献   
15.
没有"主体间性"就没有"规则"--论哈贝马斯的规则观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尤根·哈贝马斯的规则观涉及三个理论问题:遵守规则的条件、规则意识的产生和规则正当性的辩护.他把主体间性看作是解决这三个问题的关键:离开了主体间性,就无法知道某人是不是在遵守一条规则;离开了主体间性,就既不能形成"规则意识",也不能从"规则意识"中发展出"原则意识"、分化出"价值意识".离开了主体间性,更无法为规则的正当性提供辩护.哈贝马斯之所以关注规则概念,是因为他关注这样三个实践问题:"区别于自然现象的社会现象的研究何以可能?"、"现代社会中真正自由的人格何以可能?"、"现代社会制度的合法性辩护何以可能?".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哈贝马斯用他的交往理性概念来扬弃康德的实践理性概念.把康德关于"无规则即是无理性"的观点和哈贝马斯的"没有主体间性就没有规则"的观点综合起来,可以得出"没有主体间性就没有理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主体间性与生活世界理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海德格尔的“此在”与“他人共在”的理论启示我们,要坚持双重主体观的教育原则,要注重教育环境的营造与教育氛围的培养。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要联系现实生活,面向社会生活,关注学生现实生活变化和现实生活需要,积极发挥生活实践的教育作用,避免将思想政治教育凌驾于现实生活之上。  相似文献   
17.
主体间性理论从新的视角揭示了文学的性质,即文学是主体间的存在方式。作为一种鲜活的审美体验的话语方式,张竹坡在《金瓶梅》评点中表现出了强烈而自觉的主体间性意识。围绕《金瓶梅》的创作过程,张竹坡揭示了作家在艺术虚构、生活体验、创作构思及艺术表达等阶段的主体间性,即作家必须与生活现象、文本做主体间的交流。张竹坡指出:《金瓶梅》作者“入世最深”,依“情理”、“借海扬波”、“依山点石”,以不同的“笔法”、“犯而不犯”、“白描”等艺术表达技法塑造人物形象,借小说以“泄愤”。张竹坡小说创作论的主体间性极具现代意义和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8.
责任与法律责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责任概念的变迁,显示了责任具有内外两个层面的内涵。随着社会高度组织化和功能分化,法律系统从社会系统中分立出来,法律责任也随之从责任分立出来,成为体现责任外在性层面最重要的表征。责任与法律责任的变迁可归因于责任内在性层面的发展动力。然而,当下法律责任对责任内在性诉求的回应尚且滞后,期待公法责任在责任内涵的变迁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Our intention is to stat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vention sociology, from its origins, the beginnings of which can be situated in Frédéric Le Play's monographic work carried out 150 years ago, to its present forms. Rather seldom mentioned in sociological literature or if so in the course of a paragraph or in methodological appendixes, intervention sociology, although widely practised outside the academic field, today still lacks legibility and institutional recognition. By proposing a thorough reading of the main theories and conceptions developed during the past two centuries, our article aims at explaining, through the sociological prism, the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intervention sociology.  相似文献   
20.
程金海 《阴山学刊》2005,18(3):10-14
胡塞尔对西方现代美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意向性理论与审美对象的存在形态;形式价值论与审美价值论;主体间性理论与审美主客体关系;生活世界理论与艺术的审美功能。考察胡塞尔对现象学美学、存在主义美学、解释学美学的影响,可以见出胡塞尔对当代西方美学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