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23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329篇
理论方法论   52篇
综合类   1556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1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01.
“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方法承认有限理性,符合制度变迁的认知逻辑和演化逻辑;尊重群众首创,更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经济秩序;注重行之有效,主张从实践中获得真知;便于动态调整行为决策,更契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202.
法治思维的承载主体应作广义的理解,包括党政干部、法律职业者和普通民众。这些主体在实现法治思维方面各自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畸形的政绩观扭曲了党政干部的法治思维,对实质法治观的盲从消解了法律职业者的法治思维,法律信任的缺失和体制外维权的盛行也影响着普通民众的法治思维的形成,为此需要建立健全以法治评价体系为主导的干部政绩考核机制,以形式法治的思维主导法律职业者的法律适用行为,重建普通民众的法律信任,畅通其维权渠道,以促进法治思维的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203.
银行卡诈骗犯罪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犯罪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所产生的智能型犯罪。根据近年来银行卡诈骗犯罪的特点和趋势,对国内外立法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04.
《老子》仅仅五千字,却微言大义,句句都是名言隽语,蕴涵了无穷的智慧,历经几千年的风雨经久不衰,至今在人们的日常语言和处世原则中仍可看到其留下的印记。《老子》中提到的珍爱生命和贵身轻物思想,对今天开展生命教育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5.
科技生产力的特点及转化路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科技生产力概念的理解,分析科技生产力的特点,指出人格化的素质教育、物质化的工具创新、制度化的管理改革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06.
以项羽、刘邦这对人物形象为例,分析了司马迁心目中理想男性形象的性格特征,并考察了司马迁描写这些历史人物叙事过程中的理想愿望与现实当中的种种不足,进而分析出司马迁对这种困境或困惑的处理方式:“一手两笔”,体现出其塑造人物手法的高超。  相似文献   
207.
庄子身处礼崩乐坏、动荡不安的战国中期,他目睹当权者的残暴统治、老百姓的艰难生活以及人们相互间的勾心斗角,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世人提出了独特的处世观,期盼人们在保全生命的基础上,实现心灵的自由飞翔。  相似文献   
208.
通过语义分析认为,法治有三层内涵:一是依照法律来运用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二是建立权力对权力的制约机制;三是建立民主监督机制,确保人民的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制约。法治的目标是建立对权力的制约机制。法治的实现途径应当是一种有机式的演化,应当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出发,从微观试验开始,实行上下结合的方式,使法治建设稳步、有序、健康地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209.
美国的经济学本科教育对我国地方院校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的教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也代表了目前全世界现代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前沿。深入了解美国的经济学教育,对于我国的经济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根据作者在美国高校经济系交流访问一年中的所见所闻,从美国的经济学本科教育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以及课外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探讨,总结出有益我国地方院校经济学教育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10.
全面小康建设的新观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而关键的历史进程。全面小康的新观念从理论到实践的拓展折射出新发展观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它以多因素的整合发展为取向,将人的发展的完整性提高到空前重要的历史地位,手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多维推进,最终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均衡发展。全面小康的社会发展模式充分体现了人本性、均衡性、持续性、内源性、开放性等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