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3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21篇
社会学   4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双语教学首先是专业教学,新闻双语教学的教学目的首先是新闻专业教学,不是语言教学;教学方法上,注意讲究英汉语的动态平衡,不能上成同声翻译课;在教学思路上外语升格“第一语言”必须循序渐进;双语教学主体不是外教,而是专业教师,应立足于专业教师的自身提高,与鼓励专业特点的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152.
梁启超近代中国著名的报刊活动家和政论家。他早期的新闻学著作反映了他早期新闻思想日趋成熟渐成体系的变化。他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阐述了报纸的社会政治功能、地位 ,办报原则 ,并且初步形成了具有西方自由主义色彩的新闻自由思想  相似文献   
153.
融合了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的新闻传播学在20多年前就已出现,新闻传播学这一新的学科在中国经过了长期的孕育与发展。新闻学可以利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重构体系,以推动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与创新;传播学理论对新闻实践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新闻传播学纳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教育的通识课程,有利于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4.
胡政之的新闻职业伦理观,在新闻报道方面具体表现为公开地获得新闻、真实地报道新闻,在新闻评论方面表现为"不媚强梁"和"不媚世俗",自主地发表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些主张,集中反映了民国以后新闻界对新闻职业伦理的积极探索,也表明当时新闻界一部分优秀的从业者,已经能够自觉地在新闻实践中遵循新闻职业伦理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5.
有效的图文结合所传递的信息,要超过图片或文字的单独出现或简单并列时所传递的信息量。图文互补互渗会使信息增值,从而实现“1+1〉2”的增值效应。在此基础上,加上图片编辑,才能实现“1+1+1〉3”的图文信息增值。编辑的素质和能力对于图文结合的信息增值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6.
中国高校当前的新闻学教育有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和交叉培养三种培养模式。专业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闻行业发展的要求,通识教育和交叉培养模式更符合新闻学人才培养的规律,正为愈来愈多的高校所采用,但这两种模式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亟须改善。  相似文献   
157.
政治传播是政府发布公共信息、传播意识形态和引导公共舆论的重要手段。在计划经济年代,我国媒体被简单地当作“工具”和“喉舌”,新闻事业唯一的任务就是宣传意识形态。改革开放后,媒体的主体性得到承认,媒体的功能变得更加多元,舆论环境变得更加复杂。面对新闻体制出现的重大变化,政府的政治传播必须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缩小媒体行政管理的范围,主动公开公众需要的政务信息,习惯在舆论随机监督下行政,并为公民直接的政治参与打开制度性渠道。政府只有转变了政治传播的思路,才能更好地与群众沟通,营造出一个健康、有序、和谐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58.
讨论了影响光干涉场对比度的因素,提出了改善光干涉场对比度的方法,为全息实验获得理想的拍摄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实验指导.  相似文献   
159.
数据新闻不是传统新闻的简单升级,而是一种全新的新闻范式。数据新闻是媒体融合时代传统媒体的重要抓手和切入点,把握数据新闻制作和传播的规律,能够帮助传统媒体找到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数据新闻的产生不是媒体融合的终点,数据新闻只是未来信息产品的雏形,媒体融合时代将会有更加丰富的新闻范式诞生。  相似文献   
160.
关于新时期“应用型新闻人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新时期的中国新闻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办学规模、专业建设、师资队伍以及新闻教育理念等方面不断进取.本文立足于现代新闻人才观,对"应用型新闻人才"进行了探讨,指出其在新时期的合理性,并赋予其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