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5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76篇
管理学   501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5篇
人口学   34篇
丛书文集   480篇
理论方法论   222篇
综合类   3477篇
社会学   406篇
统计学   9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299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71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283篇
  2007年   325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317篇
  2004年   319篇
  2003年   361篇
  2002年   302篇
  2001年   338篇
  2000年   238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跨越式发展是民族发展的一种形式,也是加快我国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文章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了我国民族地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原因和条件,并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2.
当前,我国民族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面临着相当严重的问题,《著作权法》、《文物保护法》、《商标法》、《专利法》等法律对民族传统知识的保护都不充分,存在诸多困难与不足。为此,我国应根据民族传统知识的特征,制定和完善保护民族传统知识的国内法和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在保护目的、权利主体和客体、内容、期限、侵权行为及其责任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进而有力地保护与促进民族传统知识的正常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3.
群众路线的认识论是交互认识论,强调了“干-群”双主体之间的对等性、互动性和主体性原则,因而彰显了群众的主体性地位,摒弃了主客体对立的认识论思路,是历史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与本体论、辩证法上相一致的表达。通过交互认识,领导与群众形成共同知识与共同信念,在一个不断信息更新、信念修正、信息域和知识域增大的动态过程中,实现领导与群众的利益与责任的一致、手段与目标的一致。  相似文献   
154.
在目前中国经济创新驱动转型的时代,企业对员工个人创新行为的依赖度越来越高.文章基于11家企业184名被试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分析方法,探索员工不同的目标取向通过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学习目标取向对隐性知识共享行为产生正向影响;绩效证明取向对隐性知识共享行为产生正向影响;绩效回避取向对隐性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效果不显著;同时,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影响,目标取向通过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对员工创新行为起间接作用.该研究结论进一步拓展了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在目标取向和员工创新行为中间接作用的研究领域,也为创新驱动型组织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55.
我国企业在发达国家FDI激增成为近年来的趋势,以创新资产寻求为动机的FDI更关注子公司逆向知识转移的效能。对影响逆向知识转移的因素已有很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在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影响逆向知识转移效能的四大类因素,即母公司因素、子公司因素、双方关系因素、知识因素,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赋予各因素权重,构建可定量评估逆向知识转移效能的模型,最后据此提出我国企业提高逆向知识转移效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6.
数据挖掘技术日趋成熟,广泛应用于金融、地产、投资、评估等各个领域。数据挖掘技术亦可应用于餐饮业,为其经营决策做出分析。其他领域的数据挖掘的成功案例也可以引用到餐饮行业中。本文对餐饮人士在餐饮商务中是否具备信息意识、对信息意识的重视程度进行调查,利用数据挖掘中主成分分析和 logistic 回归处理和分析收集来的数据,从而说明数据挖掘在餐饮业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反映餐饮人士信息意识状况。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餐饮商务资讯进行管理势必提高企业效率和盈利水平,促进餐饮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7.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环境风险感知研究成为国际学者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国内外大量学者基于不同学科视角对环境风险感知进行研究,但这一研究领域仍存在较大争议。以1982—2019年公开发表的关于环境风险感知的415篇WOS期刊相关论文为样本,运用SATI软件构建知识单元共现矩阵,将矩阵导入 Ucinet 社会网络分析软件生成环境风险感知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采用SPSS软件对高频关键词相异矩阵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呈现环境风险感知的9个研究流派和4个维度的知识谱系,并在此基础上割裂为实存论和建构论。多学科路径下环境风险感知研究在“概念阐释”“内容统一”“理论整合”呈现相互渗透,彼此交融特征,但是由于实存论和建构论的互异性和隔膜,导致环境风险感知研究难以实质融合,由此可为我国的环境风险感知研究提供借鉴和反思。  相似文献   
158.
基于CGSS 2013数据,以旅游领域为切入点,以游客为研究对象,分析游客环境知识的影响因素及其城乡差异。研究发现:性别、受教育程度、环境问题了解程度、政府环境治理行为对游客环境知识具有显著影响,且这些因素对游客环境知识影响的城乡差异显著。据此提出,应通过教育手段增进游客环境知识的储备,通过宣传手段推进游客环境知识的积累,通过行政手段加强游客环境知识的引导,进而引导游客树立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和实施公共环境友好行为,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9.
现代经济学的实证分析和计量应用变得越来越媚俗化和庸俗化,大多数文章甚至都经不起150年前穆勒所提出的证实规则之逻辑检视,更不要说揭示出经济现象间的因果关系。这一学术取向主要源于两大原因:首先,研究者知识结构的日益狭隘,使得他们局限于事物的表象解释而无法深入揭示事物的本质;其次,学术界功利主义的日益盛行,使得他们以商人心态偏向容易被接受的主流化研究方法。当前,上述两大因素还有深厚的社会环境基础,这使得计量实证分析的形式化和庸俗化倾向更为严重。实际上,众多经济学人在对现实社会环境还缺乏基本理解的情况下就牵强附会地运用计量软件来寻找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以至所得出的结果根本无助于现象预测或实践指导,由此也就呈现出明显的“下不着地”之风气。  相似文献   
160.
信息化进程的纵深发展对翻译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译者如何从海量信息中高效获取信息关系到其翻译服务的质量。因此,译者的信息素养和搜索能力显得愈发重要。通过探讨搜索引擎的补充和延伸——知识搜索引擎,着重论述知识搜索引擎相对于传统搜索引擎,在主题分类、一站式知识检索、互动式知识问答、个性化知识库等方面具备的突出优势,并对比国内三大知识搜索引擎,论述其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