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22篇 |
免费 | 143篇 |
国内免费 | 6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71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53篇 |
人口学 | 30篇 |
丛书文集 | 453篇 |
理论方法论 | 210篇 |
综合类 | 3207篇 |
社会学 | 372篇 |
统计学 | 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32篇 |
2022年 | 48篇 |
2021年 | 49篇 |
2020年 | 76篇 |
2019年 | 90篇 |
2018年 | 72篇 |
2017年 | 91篇 |
2016年 | 96篇 |
2015年 | 110篇 |
2014年 | 177篇 |
2013年 | 273篇 |
2012年 | 241篇 |
2011年 | 259篇 |
2010年 | 239篇 |
2009年 | 208篇 |
2008年 | 252篇 |
2007年 | 290篇 |
2006年 | 320篇 |
2005年 | 291篇 |
2004年 | 293篇 |
2003年 | 343篇 |
2002年 | 285篇 |
2001年 | 320篇 |
2000年 | 233篇 |
1999年 | 54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41.
我国道德生活领域“知行分裂”现象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的道德建设仍然处于困境.处于困境的突出表现在于道德生活的知行分裂,即人们对伦理规范的认知与道德践履相互脱节、社会所倡导的伦理规范不能很好地指导人们的道德行为.要实现知行统一、走出道德建设困境,必须弄清知行分裂盛行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找到有效的对症之策. 相似文献
42.
《庄子》区分了体道之知与极物之知:后者限于经验领域,前者则指向形上的智慧;通过二者之分,《庄子》彰显了道的智慧对人之“在”的意义。体道之知与人的存在之间的关系,具体地展开为“真知”与“真人”之辩;真知在融入于意识与精神世界的过程中化为人的具体存在,人的存在境域又在不同的层面上构成了面向对象、敞开世界的本体论前提。以如何得道为指向,《庄子》一方面提出了坐忘与心斋之说,由此强调了解构、消除、净化既成精神世界对于把握道的意义;另一方面又突出了“以神遇”的直觉方式。对《庄子》而言,以道为内容的“真知”不同于经验层面的知识:经验之知所指向的是外部对象,“真知”则旨在提升人自身的存在形态(广义的成人),后者蕴含着认识与涵养、认识方式与存在方式的交融。 相似文献
43.
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片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扼要讨论了曾经深具影响的斯金纳操作学习理论在认知结构、知识获得和课堂教学模式等几个当代学习理论中的典型问题上的见解,并由此指出了这一理论的特色所在 相似文献
44.
户振亚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4(1):25-36
为全面准确地分析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研究现状并展望研究进路,以从CNKI数据库选取的1 105篇CSSCI期刊文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软件和文献计量法从年度发文数量、发文作者、研究机构、期刊分布、论文被引频次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知识图谱,清晰直观地呈现了国内学界对乡村振兴战略研究的现状。研究热点集中在乡村振兴战略脉络背景、乡村振兴战略内涵要义、乡村振兴战略内容逻辑、乡村振兴战略现实梗阻、乡村振兴战略实践路径五个方面。同时,根据关键词时区演进分析推测未来研究趋势在后脱贫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培养两个方面,并提出研究深化的方向,以拓宽学者研究视角,丰富学者研究方法,助推相关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45.
美学的跨文化研究的提出本身就是当代语境中的一种跨文化现象.只有在跨文化的当代性视野之中,才能理清美学的跨文化研究的理论前提、研究路向与学术理想.全球化及其文化自觉构成了跨文化的当代语境,也构成了美学的跨文化研究的基本理论前提.美学对自身作为地方性知识的文化自觉及其在全球化语境中的互动认知是美学的跨文化研究的基本路向.在此路向中,美学的跨文化研究把探寻一种多元普遍的审美共识确立为自己的学术理想. 相似文献
46.
陆静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8(6)
对知识本性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以近代科学和理性主义为基础的传统科学主义知识观认为知识的本性是客观的、普遍的、价值中立的。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客观性知识容易走至绝对主义的理论缺陷日益显现,并面临历史和现实困境。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的加剧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工具理性对人性的扭曲、经济和生态等社会问题大量出现,引发后现代主义者的尖锐批判,具有鲜明非确定性特征的后现代知识观正是在此基础上产生。 相似文献
47.
钱红英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2):98-100
认知语用学为话语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本文运用认知语境的四大要素(情景知识、语言上下文知识、背景知识和社会表征)来解释其对手机短信人际交流的影响,从而得出这四大要素是如何参与短信话语含义的推导以及其动态的激活过程。 相似文献
48.
罗卫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2):123-124
通过对图书馆馆员个人学习和工作相关的学习实证调查,论述了工作中的学习对图书馆馆员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对工作相关学习产生的条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三种不同类型的独立学习过程,并对这三种学习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9.
朱德发从人类视野探讨了集体英雄与个体英雄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在精神意识深层开掘了集体英雄和个体英雄的灵魂构成,认为英雄既有个性主义意识又有集体主义思想,二者并非对立而是有机统一的。王寰鹏认为,梁晓声知青小说的英雄主义既带有浓重的历史印记又体现了人性的本能,歌颂英雄主义和反思历史是梁晓声知青小说中同时存在的价值追求。李宗刚认为,“十七年”文学英雄叙事是中国革命这一宏大历史的缩影,其中隐喻着中国革命在艰难曲折中最终走向更伟大的胜利;同时,英雄叙事还契合了主流意识形态的需求,满足了主流意识形态时“个人魅力型权力”的眷恋。李钧从英雄性格入手,比较了《犯人李铜钟的故事》与《天下荒年》这两篇小说的英雄观及其文化哲学的差异。张伟忠通过对《人间正道》和《抉择》中的改革英雄形象的艺术分析,认为他们身上既有对传统君子型英雄人格优秀品质的继承,也有对当代改革英雄品质的发扬光大。改革英雄的人格结构并不全是现代性的,其中还有权威人格和长官意志等传统人格负面因素的残留。杨新刚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英雄叙事小说具有如下特征:从“英雄的人”向“人的英雄”的转进;英雄类型的世俗化和当代性;游走在主旋律与消费主义之间的叙事策略;由反传奇性向生活化叙事抵达等。 相似文献
50.
杜江峰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16(9):99-101
大力进行教育创新是当今时代给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课题。从我国高等教育创新的现实需求和创新的原则出发 ,我们应努力探讨创建知识、能力与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