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5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10篇
人口学   25篇
丛书文集   126篇
理论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827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科技意识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基本看法,它反映了人们对科技的认识及关心程度,是科技素质中最为基础与核心的心理要素。目前欠发达地区农民的科技意识较为淡薄,影响其科技意识提升的因素主要有文化制约、技术制约、效益制约和资金制约。完善农村的教育体系是培养农民科技意识的基本环节;增加农业科技的有效供给是提高农民科技意识的重要环节;抓好采用科技的经济环境是强化农民科技意识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2.
试论提高农村居民生存质量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慧玲 《唐都学刊》2004,20(4):155-158
中国 6 4 %以上的人口在农村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人民的小康。目前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账面上看是 3:1,实际差距可能已达到 6 :1。城乡之间长期存在的不同身份制度、教育制度、公共服务制度、公共财政制度等等是造成这种差距的根源。这种不公正的体制已严重妨碍了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 ,妨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这是束缚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大的体制性障碍。从制度和政策层面改变现行城乡二元结构状态是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 ,促使城乡共同富裕 ,实现全面小康的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3.
李恒田 《唐都学刊》2004,20(5):135-139
赵树理虽然在许多方面继承了传统小说观念,但他的小说创作的目的是"老百姓喜欢看,政治上起作用"的社会启蒙。和"五四"小说观念比较,赵树理超越了"五四"小说观念欧化风影响下的不注重读者接受的主观主义、个人主义,他更关心自己的小说是"为什么人"的。与建国初期"颂歌"式小说观念比较,赵树理执著地坚持为农民而歌的小说创作,坚持创作源自真实农村生活体验的"问题"小说。赵树理非常重视民间文学,他剔除了其中封建落后的思想倾向,吸收了其中明快幽默的叙事艺术技巧。所以,赵树理的小说观念是一种本着通俗化、大众化目的的兼容并蓄的小说观念。  相似文献   
84.
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的"三农"问题逐步突显出来,涉及"三农"问题的抽样调查也越来越多。然而,抽取样本依据的抽样框大多是基于普查和行政记录资料编制的单纯名录抽样框。单纯名录抽样框的使用存在很多弊端。拟从抽样框的建立与更新维护两个阶段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现有问题的具体思路。在抽样框的建立阶段,建立名录抽样框和区域抽样框相结合的双重简单抽样框,并在此简单抽样框的基础上添加特征群,构建适合不同调查类别的复杂抽样框;在抽样框的更新维护阶段,通过合理地制度安排,以普查数据为基础,以建设抽样框数据库为契机开展抽样框的更新维护工作,使建成的抽样框得到及时有效地更新维护。  相似文献   
85.
黔东南是一个“三不沿”的老、少、边、穷地区,贫困面积大,人口多,尤其是居住在边远山区的农民,目前还处在温饱线下,因此,关注农民、关注农民的民生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问题。使他们尽快摆脱贫困,走上小康之路,就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及广大干部工作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86.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法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失地农民的法律地位界定入手,通过分析目前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相关法律制度的缺陷,从法学的视角,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7.
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地被大量征用并因此产生了为数众多的失地农民。农地征用中的不公正性,使失地农民的利益极大受损。同时,失地农民在向市民角色转变的过程中,又遭遇到种种因素的制约,无奈地沦为城市的“边缘人”。对农民失地的深层次原因及失地农民向市民角色转换的制约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将有助于妥善、合理地解决失地农民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88.
“把握农业的产业属性和市场化趋势,把握农村的社会属性和现代化进程;把握农民的主体属性和国民化要求;把握‘三农’的基础属性和国际化走向”即“三农”问题研究中的“四性与四化”的理论模式,这是在实际调查和对历史与现实情况的社会分析基础上提出的认识框架,它推进了“三农”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89.
在当代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宏大背景上,贾平凹的长篇小说《高兴》对当代农民的命运以一种新的关系(视角)即农民与城市及由此生成所谓的农民工的尴尬身份进行原生态写真,及时还原了当代农民在传统身份(及其内涵文化)没落之后生存处境的尴尬、艰难和精神困境。《高兴》是贾平凹继《废都》《秦腔》之后再次对时代情绪深度把脉并给与准确传送的“社会记录”的写实之作。  相似文献   
90.
创新农村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是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不断发展、农村经营体制继续创新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因此,结合绵阳农村的实际,提出了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几点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