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64篇 |
免费 | 236篇 |
国内免费 | 8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87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173篇 |
人才学 | 1篇 |
人口学 | 99篇 |
丛书文集 | 835篇 |
理论方法论 | 261篇 |
综合类 | 5986篇 |
社会学 | 210篇 |
统计学 | 1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50篇 |
2022年 | 71篇 |
2021年 | 84篇 |
2020年 | 115篇 |
2019年 | 95篇 |
2018年 | 83篇 |
2017年 | 91篇 |
2016年 | 132篇 |
2015年 | 188篇 |
2014年 | 522篇 |
2013年 | 401篇 |
2012年 | 508篇 |
2011年 | 601篇 |
2010年 | 497篇 |
2009年 | 465篇 |
2008年 | 557篇 |
2007年 | 577篇 |
2006年 | 550篇 |
2005年 | 496篇 |
2004年 | 384篇 |
2003年 | 396篇 |
2002年 | 340篇 |
2001年 | 253篇 |
2000年 | 130篇 |
1999年 | 50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29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张金鹏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3):5-9
我国生态环境的安全取决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通过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评述的同时,从历史、理论的视角进行反思,并在此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对实施我国环境资源价值的转移和补偿机制进行探讨并提出:一是所有的环境资源都具有价值,实施有偿使用;二是环境资源及其保护者所产生的巨大的生态功能隐性价值,必须外化,并通过有效的财政转移支付;三是对因过渡开发造成的环境资源欠债,须建立长期的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52.
在现代经济研究中,文化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对重要的范畴,探讨二者之间的联系有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进步。研究表明,可持续发展本身就是人类文化创新的成果,而文化创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推动作为经济增长主体的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加强文化创新是促进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而生态文化正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创新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53.
54.
汉画像石葬俗中早期佛教生态美学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克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2(5):145-151
尽管从汉代墓葬中出土的画像石不是纯粹的佛教绘画,但它蕴涵有丰富的早期佛教存在论生态审美观念。这种审美观念的产生,与当时特殊的文化转型背景有着密切关系。通过汉画像石直观生动的表现,我们在领略早期佛教无情有性、众生平等这一心灵金弦的氤氲热气之外,也可以感受生态灾难警示、命运终极关怀这个醒世木铎的悲壮与厚重。这些作为两千年前墓葬依附物而保留下来的文化遗迹,对于当前克服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5.
夹缬是一种拥有民间传统工艺的纺织品,亦是最古老的一种印染技术。夹缬特殊的生产工艺和用材用料使它具有一种独特的美学特性。夹缬图纹中的形状、表现形式等揭示了其图纹中内在的视知觉意象,反映了以中国"天人感应"与"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宗法伦理、图腾崇拜和民俗信仰的文化内涵。夹缬图纹的象征意义具有独有的社会价值:在设计夹缬图纹时,当代工匠以永嘉昆曲与温州婚嫁习俗为元素进行创作,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和特色习俗是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夹缬繁复精细的雕刻过程具有独特的工艺价值;夹缬中的靛花是由板蓝根和青黛组成,其无色素融合符合当今社会所提倡的环保理念与加工产品的诉求。 相似文献
56.
邱畅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114-116
文学作品中不乏对自然与人的关系的揭示和艺术表现,其中也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探究欧美文学中人类征服自然和统治自然的根源,提出人类应该承担保护自然、适度发展和简化物质生活的生态责任,进而归纳出欧美文学中所体现的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观。 相似文献
57.
薄景昕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当代中国生态美学研究的价值着重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对生态美学研究的宏观上的理解与微观上的界定;二是广泛吸纳中西方生态思想文化资源,构建了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三是关注当代人的生命存在。生态存在论美学观是当前美学理论研究的一种创新,不仅有重大的研究价值,而且对相关的理论研究建设也有借鉴意义,同时,这种生态存在美学观亦具有"返魅"的嫌疑和不可操作性等局限。 相似文献
58.
循环经济理论基础简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范跃进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2):10-17
“循环经济”既是一种与地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更是涉及广泛领域的大文化现象,即广义的生态文化现象。文章初步探索了循环经济的四大理论基础:哲学基础、生态学基础、经济学基础(生态政治经济学、生态计量经济学和生态经济伦理学)和制度基础。文章认为:康芒纳在《封闭循环》中提出了生态学的四个法则,即每一事物都与别的事物有关、一切事物都必然要有其去向、自然所懂得的是最好的、没有免费的午餐,实际上从哲学上揭示了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生态政治经济学主要探讨生态生产方式;生态计量经济学主要研究生态经济效率问题,研究内容是生态国内经济核算体系,即绿色GDP(EDP,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生态经济伦理学则要进一步研究经济价值、伦理价值与生态价值之间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有相应的符合生态规律和循环经济要求的政治、法律制度保障,有相应的文化道德环境支撑。循环经济是一种广义的文化活动,需要从根本上建立与其相适应的伦理文化观念体系和符合生态伦理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59.
居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可以通过生态化的景观营建、交流空间的营建、赋予人文特色的生态空间、功能化空间的生态设计、舒适生态的邻里道路的营造、合理空间尺度的设计等途径和设计手法塑造一个不仅能取悦人,而且能感化人、陶冶人的景观环境,引领住区情感的回归,实现居住区的生态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0.
《四川省宪法草案》的"五权"设置,是川省实力派军阀在联省自治地方主义影响下兴起、发展及质变之产物,是根据调整政治权力关系的需要而促成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五权"设置初步廓清了省与国家以及省与地方的关系,创设了融合中西分立制衡的新"五权"以及新"五权"的载体。它虽然最终成为被四川军阀大混战和国民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洪流推至岸边而搁浅的民主实验品,但除去联邦制因素,其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制化企划,对依法治国的推进仍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