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3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43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43篇
人口学   17篇
丛书文集   804篇
理论方法论   264篇
综合类   3382篇
社会学   26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276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369篇
  2010年   305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457篇
  2006年   409篇
  2005年   344篇
  2004年   304篇
  2003年   289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西安平考     
西安平是汉代设置在辽东郡的重要县级政权。治所长期以来被认为在今辽宁东部的丹东市附近,《汉书》的注释、《辞海》、《辽宁通史》、《中国历史地图集》等著述,均将鸭绿江口的汉代安平口误作西安平县。现考,汉代的西安平,置于今辽宁西部的阜新市彰武县西北部的四堡子乡小南洼一带。西安平县统辖的区域曾扩展至今内蒙赤峰,通辽的部分地区。王莽时期,改称北安平。辽朝在西安平故地建豪州。西安平是辽东郡在辽西地区的重要门户和北方游牧民族进入辽东的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22.
西周初年晋国始祖唐叔虞始封地本是很明确的,即在今山西太原地区。这一点,从汉代开始已有定论,一直到明代,均无异说。其间虽汉司马迁、唐李泰给后人留下了一些可供"想象"的探讨空间,但总的来说,尚无过大歧异,从清代顾炎武方开了后人疑古之风。但顾说纯为一种假设推想,证据未足,后人沿袭顾说也未能有新的证据证明。班固以来唐叔虞封地晋阳说未可动摇。  相似文献   
23.
简论晚清新式企业内部管理的若干改革主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时期,人们通过对西方企业管理活动的考察,反思了各类新式企业实践活动中的诸多管理弊端,提出了许多改善企业内部管理的主张,这些改革建议涉及到企业的各个方面,诸如人事管理、财产物质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市场营销与资金管理等。  相似文献   
24.
儒学的转型和文学的解构——论韩愈的思想与创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史之乱”以后,唐代在思想与文学上都有一次解构潮流,而韩愈是这一潮流的重要代表。他在儒学道统中独宗孟子,其意在于以孟子的心学为起点来重铸儒学,以对抗佛学的心学,从而开辟了儒学的汉学到宋学的转型之路;韩愈的文道合一的思想也与他对儒学的重铸具有密切联系。另外,韩愈在诗文创作上虽以“复古”为口号,但实质上是解构一切旧的文体范式,以凌轹古人、创意造言为务。韩愈的解构实践和观点,在中国文学史上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牛仔服伴随着改革开放向西方学习的思潮而来,唐装则复兴于繁荣的新世纪之初,本文以“牛仔服”和“唐装”的流行为研究对象,通过探寻其流行原因,来揭示服饰时尚中的文化变迁,并由此展现当今时代多元文化———传统的和现代的、全球的和本土的并存交融的形貌。  相似文献   
26.
本文从对逸民遗民的界定入手,研究了身处元末明初的倪瓒心态及思想的变化,从而廓清了倪瓒在元明易祚之际逸民遗民身份及心理变化。指出倪瓒的这一思想嬗变对于后来明清之际的一些遗民画家对倪瓒传承中的一种文化认同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7.
我国的音乐艺术历史悠久,并与古典诗歌的发展密切相关。诗歌与音乐可以互为创作的题材和内容。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的鼎盛时期,产生了众多的赏乐诗创作诗人和优秀赏乐诗作品。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而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唐代赏乐诗的创作即着重于把握音乐的内在精神,通过通感的移情作用把音乐内容表现为连续意象的叠加,使得作用于笔端的文学语言与音乐的颐情功能达到了较为完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28.
论唐宋诗词中“雨”的审美意象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唐宋,是古典诗歌意象最为灿烂辉煌的时期。在唐宋诗词纷繁的意象中,让人涵咏不尽的是多姿多态的“雨”意象群。诗词创作中的“雨”意象,始终不脱离它作为客观物象固有的自然特征,同时,在反复运用和沿袭不衰的过程中,人们对它的审美感情和审美趣味长期积淀下来,使之固定地带有纤细绵柔、明丽清润、朦胧迷离、凄清冷寂、迅疾狂骤等审美特征。心物相契的“雨”意象具有生动的艺术表现力,诗人们用情感的链条将它与其他意象组合,构成具有内在生命的完整形象,用来烘染氛围、寓含象征、营造意境等,以追求一种特殊的艺术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29.
令狐楚简论     
如何评价令狐楚 ,关涉到唐代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和唐代文学史上的不少重要人物 ,但其生平的诸多方面仍存有含糊不清或是非不明的遗憾。他的文学创作 ,在当时即深受白居易、刘禹锡等著名文学家的推崇 ,而当今的文学史却只是在评论李商隐时才略略提及。本文在史料考辨的基础上 ,力图进一步辨明令狐楚仕履中的是是非非 ,并对其文学成就作一公允的评说。  相似文献   
30.
唐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创造了后世难以为继的繁荣。唐代文学是经过数百年艺术创作经验积累后的一次大释放 ,是对前代文学传统的最佳继承 ,并为后世提供了典范。继承是根基 ,创新是生命 ,只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才能创造出新的辉煌。这是新世纪学术界及文学家应当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