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1篇
  免费   200篇
  国内免费   74篇
管理学   27篇
民族学   38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1054篇
理论方法论   298篇
综合类   4255篇
社会学   63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09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367篇
  2011年   433篇
  2010年   330篇
  2009年   353篇
  2008年   385篇
  2007年   517篇
  2006年   488篇
  2005年   463篇
  2004年   407篇
  2003年   375篇
  2002年   310篇
  2001年   232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31.
寻求哲学合理的存在方式,是今天困扰人们的重大课题之一。在此问题上,最为根本的是如何理解哲学与生活的真实关系,即回答哲学究竟应成为人的幸福生活的"主人"还是"仆人"。在哲学史上,以传统形而上学为代表的哲学形态长期以来把成为人"幸福生活的主宰"作为哲学的使命,其结果导致了人的思想和生活的抽象化。这是哲学陷入深层困境、人的思想和生活陷入深重灾难的重要根源。抛弃和摆脱成为人"幸福生活的主人"的欲望,甘心成为"幸福生活的仆人",这是哲学的重大觉醒,也是兑现它为人类服务诺言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3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为经济服务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导致功利性教育在部分高校出现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得不到较好的培养。因此,在此背景下,以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在教育目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的观点,关注现阶段应用性人才培养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3.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我们要统一思想和行动,增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认真调查研究,找准制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突出问题;要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构建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保障体制;要积极投身学习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4.
徐陶 《学术探索》2009,(1):9-13
“探究”是杜威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可以看作是杜威思想的核心方法论,用探究概念来建构杜威的思想体系,可以把杜威在形而上学、语言哲学、知识论、逻辑思想等相邻领域的理论整合起来,这样能够比较全面地展现杜威在这方面的思想全貌。杜威的“真理观”、“发生学方法”、“经验自然主义”、“工具主义”、“操作主义”等也可以纳入到这体系之中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5.
本文通过分析普通话教学传统模式的弊端,尝试贯彻创新原则,力图在教法、学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实践创新教育的思想理念。  相似文献   
136.
“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人是认识主体,也是实践主体,以人为本既是按客观规律办事,也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和实践论的能动反映,是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进步的观念,并通过实践活动改变客观对象,对客观对象进行有效的分解与组合,从而创造出体现认识目的的新对象,发展的客观条件的制约作用反过来也给人们带来了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广阔空间,高度稳定的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观,是以人为本地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正确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7.
马克思哲学的历史主义根基:遗忘与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产生之日起,历史主义理论就一直为它内含的矛盾所困扰:既要对事物的相对性和暂时性给予肯定,又要为其寻求确定性根据。在历史主义的诸种类型中,只有与决定论相结合的历史主义,才能避免相对主义的困扰,合理地处理这一矛盾。黑格尔以思辨形而上学为基础的历史观,只是虚假地克服了历史主义所必须面对的这一难题。马克思哲学既主张超越性的理想,又要在现实的历史中为这一理想的实现寻找必然性根据,因此它在以历史性原则揭示人的自由的同时,又以科学认知为自由的实现安置了客观性和确定性的基座,构建了一种特殊类型的历史主义。长期以来,由于遗忘了马克思哲学的这一历史主义根基,就出现了单纯从认知进路上和单纯从规范进路上解释马克思哲学的两种倾向。对于完整理解马克思哲学来说,重建它的历史主义根基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8.
比较与融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各种形式的哲学观点展开直接的对话交流,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境遇和路径选择。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出发,着眼于世界历史变革和未来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性思维为工具,分析比较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产生的不同文化背景、致思特点和理论旨趣,大胆地吸收借鉴其中所蕴藏的合理因素和思想营养,必将丰富充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宝库,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伟大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39.
自19世纪末以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有了三大思想文化资源: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西方思想文化。以何种方法和评价标准来整合这三大思想文化资源,成为以中国共产党代表的中国先进分子努力探索的历史性课题。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是正确对待三大思想文化资源的学术范式。“马学为宗、国学为根、西学为鉴”是这一学术范式本质特征的综合体现。是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40.
从客体角度审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群众。从主体角度审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人民群众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实践和群众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决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性。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既坚持真理原则又坚持价值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